北大教授的政学往事

书里所展示的,既有新文化运动前辈的慷慨激昂、大声疾呼,也有他们的悲欢离合、矛盾纠葛。他们在思想上的交融与对立、事业上的合作与分歧,从相应相求到分道扬镳,贯穿于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

北大教授的政学往事

——读张耀杰《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杜光,中央党校教授。

阅读张耀杰的新书《北大教授与〈新青年〉》,一个主要的感受是:打消了对围绕在《新青年》杂志周围的一部分北大教授所直接启动的新文化运动的神秘感和神圣感,一股恬淡、平实的历史感油然而生。书里所展示的,既有新文化运动前辈的慷慨激昂、大声疾呼,也有他们的悲欢离合、矛盾纠葛。他们在思想上的交融与对立、事业上的合作与分歧,从相应相求到分道扬镳,贯穿于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果,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已经为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先贤们所极力弘扬的诸如科学、民主、自由、公正之类的文明观念,依然没有落到实处。蔡元培倡导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大学精神,尽管在当年的北京大学和后来的西南联合大学曾辉煌一时,但现今已经是了无踪影。主张以人为本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半个世纪以来更是不断遭受严厉批判。这些事实充分表明,新文化运动的反专制、反愚昧的历史使命,迄今仍然没有完成。

新文化运动是依托民间自由报刊的舆论阵地开展起来的,没有 《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晨报副刊》这些立足民间的自由报刊,就不可能有新文化运动。而除了《新青年》等刊物外,新文化运动还有一个重要基地,就是北京大学。蔡元培于1916年接受黎元洪颁布的大总统令,“抱着整顿北大的决心出任校长的”。他办学的指导思想,就是“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正因为如此,北大一时间人文荟萃,群贤毕至。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随陈独秀迁至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 从4卷1号开始由六名北大教授———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陶孟和———轮值编辑; 后来又由李大钊、高一涵顶替了出国访学的陶孟和与刘半农。这个事实说明,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骨干大都是北大校园的教员及职员。“五四运动”发轫于北大,绝对不是历史的偶然。用张耀杰的话说:“《新青年》 的异军突起与北京大学在思想教育界独占鳌头的特殊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如果没有……北大师生志同道合的风云际会,就不可能有《新青年》四至六卷的辉煌鼎盛,连同‘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波澜壮阔。随之而来的中国文化史、教育史、思想史乃至于政治史,也将会出现大不相同的另一种变局。”

张耀杰的新书告诉我们,在《新青年》同人团队和北大教授里面,有英美派,也有法日派,它们之间存在着可以察觉的差异和矛盾。即使是像陈独秀、钱玄同这样一些致力于思想革命的文化先驱,头脑中也存在着一条专断思想的尾巴,对于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缺乏应有的宽容精神。1917年5月1日,陈独秀在《答胡适之“文学革命”》的回信中写道:“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文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陈独秀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单边片面、极端绝对的专断态度,也表现在由他所主持的 《新青年》 杂志中,以致胡适的老同学汪懋祖从美国来信,批评《新青年》“如村妪泼骂,似不容人以讨论者,其何以折服人心?”

胡适内心深处其实是不赞成这种单边片面、极端绝对的专断态度的。他在写给钱玄同的书信中表白说:“适意吾辈不当骂人,乱骂人实在无益于事。”钱玄同后来也有所觉悟,他在1920年9月25日写给周作人的回信中表白说:“仔细想来,我们实在中孔老爹‘学术思想专制’之毒太深。”在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学术思想专制”的态度和作风,把胡适所说的“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当作待人处事、论文讲史的座右铭。

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的经验教训是极其丰富也极其复杂的,张耀杰的书稿以特殊的体例和笔法重新考证和叙述了北大教授的政学往事,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翔实资料,这种努力是值得称赞的。

(张耀杰著《北大教授与〈新青年〉》,新星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附录:作家张耀杰来甬讲述民国女性悲与乐

文载《宁波晚报》2014年7月17日星期四

本报讯(记者 张磊杰) 民国女性是民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昨晚,知名作家张耀杰在鄞州左岸和城市之光书店做了一场主题为《民国女性励志进取》的读书会,史海钩沉,与读者分享他眼中的民国女性的悲与乐。

当晚的读书会是基于张耀杰的一本新书《民国红粉》,所谓“红粉”即指在历史上留下故事传奇的知名女性。“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源自2012年度我在人民日报社旗下《环球人物》杂志开设的‘民国红粉’专栏。”张耀杰向记者透露该书的由来。

张耀杰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著作有《北大教授与〈新青年〉》、《谁谋杀了宋教仁》、《中国话剧史》、《曹禺:戏里戏外》、《田汉:影剧之王》等十余部作品。

与其他民国女子类的图书心灵鸡汤式的写作不同,张耀杰的笔触透着一股学者式的冷静。在《民国红粉》中,张耀杰用他擅长的文史资料,考据实录的信史笔法,介绍了23位女性人物的人生传奇。

当晚的读书会上张耀杰还重点截取了“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每年六七月都是莘莘学子参加各类入学统考的时节,相关的教育问题也因此成为人们在这一时间段内集中讨论的焦点话题。如果说民国女性对今人的影响,我想她们对自由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的励志食粮。”譬如,书中提及的吕碧城青少年时代并没有接受过现代化的正规教育,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办女子学校的女校长。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