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与阴霾

人的心境有阳光,有阴霾。如果调节自己的情绪。

暗香袭人09:扬威将军奕经是如何扬威的

1841年,英军第二次北犯,连陷厦门、定海、镇海、宁波,东南沿海一片告急声,清廷震动。道光皇上任命宗室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副都统特依顺、侍郎文蔚为参赞大臣,并下令从江苏、河南、湖北、四川、甘肃、陕西等省调兵,驰援浙江战事。

扬威将军奕经(1791-1853),乾隆重孙,道光皇侄,镶红旗人。初为乾清门侍卫,后任护军统领、兵部、吏部、户部侍郎、黑龙江将军、吏部尚书及协办大学士等职。据国内评价,奕经“素谨厚,为上所倚重,奉命专征,颇欲有为而不更事,尤昧兵略。” 据国外友人评价:奕经“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善写文章,但是他的军事经历主要限于主管御花园和猎苑,以及指挥北京的禁军。”

按国内评价,奕经是个军事外行;按国际友人评价,奕经应该是个文学家、书法家、皇家园林艺术家、皇家警备司令部司令兼皇家野生动物园园长什么的。

奕经领兵到了苏州,听说夷兵很厉害,不是闹着玩的,遂停止了前进,在苏州做起了考察,说是探听夷情。考察方式就是立个大木箱,鼓励士子生童们往里面投名片兼献计献策。据说,青年士子为了攀上这位皇家侄儿,纷纷辍学,将军择优把他们中的一部分扩招到了自己的队伍里。 而这一部分优秀士子也没有辜负将军的期望,在军营里举办了许多茶会、筵宴和诗社文会。据国际友人说,在进入实际战斗前的一个月,奕经手下一位有名望的画家已经“以北宋美丽而色彩鲜艳的院体画法描绘一幅凯歌高奏的战斗图画。奕经本人甚至举行过一次作文比赛,这使他忙了好几天以决定哪一篇宣布即将来临的胜利的文告写得最好。他最后选定了一篇,其中虚构了交战情况和对每个带兵官怎样传令嘉奖。”

老百姓不懂军国大事寓于宴乐的天朝特色,所以民间口碑中,扬威将军在苏州的考察情形是这样的:“在苏数十日,淫娼酗酒,索财贪贿,每日吴县供给八十余席,用费数百元,稍不如意,侍卫、京兵等即掷击杯盘,辱骂县令,吴县竟被逼勒呕血而死。督抚等无可如何。” 

宴乐期间,奕经的老朋友臧纡青出面了。臧纡青(1795-1855),字牧庵,江苏宿迁人。从小为人豪爽,慷慨有志,好谈兵,有智略。生平简朴勤俭,布衣蔬食,并无世俗嗜好。道光十一年(1831年)中举人。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在家自招团练。奕经来了,故人相见,奕经就想给他个官干干,但臧纡青拒绝了,只给奕经做了幕僚。据说,奕经初并不主战,是在臧纡青劝告后才逐步明确目标的:“初将军出都时,或战或抚,游移两可,纡青极言历年招抚,毫无成效,且恐有损国威,将军之志乃决”。 臧纡青还给奕经提出了作战方针,大致是:从山东、河南招丁壮万人,从本地招丁壮两万,让他们分伏宁波、镇海与定海,人自为战,战不择地。各地士绅领团勇伏于城内,大军伏舟港口,声东击西,内外交逼,英夷必败。

臧纡青的战略战术,很有些游击战的意思。奕经虽然把他的建议上奏道光,但是他对民间勇壮的战斗力并不怎么信任,他说:“水勇、乡勇,或系无业游民,或系乡村笨汉,所持兵械,不过稻杈木棒,无事或可壮声威,遇敌则必先溃散,……此浙省兵丁、浙省乡勇均不可用之情形也。” 奕经此乃实话实说,大清的正规军队都不堪一击,乌合起来的乡勇又怎么对付得了现代化的英国军队!?但是不管怎么说,奕经总得组织一次反攻,否则没法向皇上交待。

3月上旬,各省援兵到齐,陆续开到了浙江前线。奕经感觉兵力差不多了,决定采取“明攻暗袭,同时并举”的方针,一举拿下宁波、定海和镇海。部署如下:水路以已故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为主持,以乍浦为基地,陆续渡海,潜伏舟山各岛及定海城内外,先埋伏下来,听候吩咐;陆路分为两支,一支二千四百人,由总兵段永福指挥,在慈溪西南三十里之大隐山集结,准备进攻宁波;一支一千九百余人在慈溪西门外的大宝山集结,由副将朱贵指挥,准备进攻镇海。此外,还在宁波、镇海之间的梅屿埋伏壮勇三千,准备中途截击英船;余步云率兵两千驻奉化防堵;文蔚率兵两千进驻慈溪西北的长溪岭督战;奕经领兵一千三百驻于绍兴以东的东关居中调度;特依顺领兵一千二百余人驻杭州南的万松岭作后路应援。

战略布署完毕,剩下的就是反攻时间的确定了。奕经早就听说西湖关帝庙最灵了,作战前亲自去抽了一签,上面书有如下字样:“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保汝平安”。过了三天,有土司带了兵前来助战,每个兵都戴有虎头帽,于是军中相效有黄虎头、白虎头、黑虎头之帽;各路兵汇集个差不多的时候,奕经与文蔚又不失时机地同时做了一个梦,梦见鬼子全被打跑了。梦与签与现实合到一块儿测算,最后决定:1842年3月10日四更时分出兵。1842年,壬寅年;3月为阴历正月,戊寅月;29日为戊寅日;四更时为甲寅时。所以这个时间便是虎年虎月虎日虎时。

3月10日四更时分,各路开始了进攻。

进攻宁波者,由都司李燕标领兵四百,潜伏宁波南门,里外配合下,冲入城内,直奔府署。途中遭遇英军反击,后退;与此同时,段永福领大军赶到西门,无人开启城门,只得爬城而入,遭阻。天亮后,撤出战斗。

从大宝山出发进攻镇海者,由都司刘天保领先锋几百人进抵镇海西门,见内应已放火,遂开始冲门,奈何三次冲锋,均进不得城门;天色快明时,支路指挥朱贵的大部队尚未赶到,刘天保遂撤出战斗。

水路方面,按中方说法,由于风潮原因,当天根本没有发起进攻。四天之后,也就是3月14日由郑鼎臣指挥发起一次夜袭,无攻而返。而按国际友人的说法,进攻舟山的许多兵生来就没有坐过海船,一离开港口就都晕了。带兵官兵怕遇到英军,在沿海来回行驶了二十多天,定期呈报假战报。

事后,英国鬼子对清兵尸体的描述中有如下句子:“他们的帽子有一种特别的不普通的样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制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们身后。”

也就是说,为了配合统帅在关帝庙抽的签和在被窝里做的梦,我们的士兵,干脆被打扮成了老虎的样子,可惜,这些“虎”并没有成为羊(洋)的克星。

需要补充的是,奕经在自己的浙江战事中,除了动用“虎”这象征性动物外,还动用了真正的动物——猴子:奕经很信任的泗州知州张应云,时为前营总理,驻曹娥江,接引镇波、宁海。其手下一谋士提出,英国人的火药较中国倍用硝磺,性尤猛烈,然深藏舱底,如果能给英国人烧掉就好了。怎么烧呢?用大猴狲,多缚花炮于背燃放之,再抛入夷船,火星四迸,万一可巧有个火星碰到火药了,那英国船就成粉末了云云。大家一听有理。于是,张应云派手下人买来19只猴子,进攻前,把它们带到了宁波的骆驼桥,希望它们身背鞭炮,蹦到英夷船上,引燃英夷船上的火药。问题是实施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有麻烦,那就是:猴兵是有了,但谁送猴兵们上英船呢?这是个致命的战术问题,与老鼠们当初集体决议往猫脖子上挂铃铛一样致命。结果当然不了了之。兵败之后,猴兵们被带到了慈谿举人冯镕家。待英夷反攻时,兵民皆逃,也没人顾得上它们了,结果,19只猴子统统饿死在了冯家前庭。 总之,奕经的浙江战事中,烈士名单中应该有这19位猴兵。让人不好意思的是,猴兵们没上战场,事后居然有俩美国佬表示遗憾,说:“如果这一幕发生了,那简直就是《绿野仙踪》的再现。” 两个美国佬不安好心,想看天朝杂耍呢。

天朝有史以来组织的一次看起来规模最大的反攻就这么泡汤了。下面,该英夷反攻了。

1842年3月15日,英国陆军司令郭富和海军舰队司令巴加率领三艘轮船和数十只舢板船,载兵1200余人,携带四门小炮溯姚江而上。中午,行抵慈溪以南的大西坝,留下一艘轮船和少数英兵给自己保护后路;另两艘轮船载部分兵力上驶至余姚东面,威胁清兵后路;大部兵力则在大西坝登陆,直扑慈溪南门,守军不战而逃。英军穿城而过,出北门,分路进攻大宝山。刘天保领兵五百防大保山左侧,朱贵领兵四百防大宝山右侧。刘天保由于进攻镇海时火器大都丢失,所以稍事抵抗即溃;朱贵抵抗多时,请求驻守长溪岭的文蔚派兵支援,文蔚犹豫半天,天黑时派出兵丁三百,但为时已晚。朱贵后路被英军切断,与儿子一同阵亡,部队溃散。大宝山于天黑时被英军占领。

3月16日中午,英军开始向长溪岭进发,下午3时抵达。英军没想到,驻守此地的文蔚于15日夜晚就跑了,于是英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长溪岭,将工事与火药库全行拆毁后,撤出。

总指挥奕经一看大事不妙,带领千余兵丁渡过钱塘江,一路逃回杭州。回去后与文蔚联衔写折子向道光汇报战果,这折子于3月23日传到道光案前,两人解释如下:宁波之所以没有得手,乃是宁波城内楼高路窄,清兵人人争先,导致了交通拥挤,影响了兵械的施展,所以进了宁波城又退出来了。镇海之所以没有得手,乃是由于火攻船只未及接济,所以打进去也退出来了。至于定海一路,由于远隔重洋,现在尚没有消息。当然,两位天朝大吏并没有忘记在折子中顺便夸奖一下汉奸们,说他们都穿着大清兵勇之衣,黑暗中辨别不清,导致清兵吃亏不少。虽然吃亏不少,但是由于人人奋勇杀敌,所以击毙夷匪四百多名。不用说,这数字又是捏造出来的。不管如何捏造,大反攻彻底失败、没有达到收复三城的战略目标却是掩饰不住的,所以道光深受震动,在折子之后朱批:“逆夷实堪发指”。 意思很简单:英国鬼子气得俺头发都直立起来了!

3月24日,道光又接到了奕经、文蔚发出的有关英夷在浙东反攻的折子。折子中重点强调了汉奸的可恶性:曹江以东,到外汉奸充斥,商民十有七八,分不出良歹来;汉奸不过贪洋人钱罢了,我们恐民无知,遍贴普通话和乡间俚语写出的告示,谁知月余,竟无一人前来悔罪投归者;百姓们敌我不分,每逢打仗之际,“百姓男妇,毫无畏惧,从旁指点嬉笑,竟不知是何肺腑”?道光朱批:“愤恨何堪,实难宣述。”

真的是“实难宣述”,皇上“罪己诏”都发了,不只士兵们没有感动,百姓们也都站在一边看政府笑话呢。就连女人们,都顾不得什么妇德跑出来观看这百年不遇的西洋景了,天朝体面无存!

当然,被国家大员诬成都是汉奸,浙人们并不含糊,反诬堂堂的扬威将军是胆小鬼。据民间传说,扬威将军驻节无锡时,就有人冒充医生,在将军门口贴小广告,说有壮胆丸出售:“一治大将军拥兵不进,一治各督抚束手无策,一治各武员临阵退走,一治州县官弃城不守。”

行文到此,让人啼笑皆非。奕经主持的浙江战事,应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天朝国情、兵情与民情的缩影,这样的情况下,天朝在这一场战争中将是什么结果就是预料中的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