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把口述资料打磨得太干净”

近日不断收到读者们的交流或鼓励函件,口述史作者周海滨在此深表谢意。为便于读者更直接地了解本人专栏内容文章写作背景。我以《东方早报》的这篇报道答惑解疑,并求教于方家。

▊▊2011年4月27日,北京天通苑的小区,时年88岁的韩子华和其子韩宗喆(右一)接受周海滨(左二)访问

▊▊《东方早报》2013年7月4日

“不想把口述资料打磨得太干净”

口述历史《我的父亲韩复榘》作者周海滨谈口述史中的取舍

早报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在动笔写《我的父亲韩复榘》之前,口述历史写作者周海滨相当讨厌韩复榘其人。作为一个在抗战前线脱逃而被蒋介石处死的军阀,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韩复榘的笑话,周海滨虽不至于把这些段子当真,“但他毕竟是大是大非上有问题,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临阵脱逃,把战略要地山东拱手相让。从我个人的情感来说,当然不会喜欢这个人。”周海滨说。

直到他看到台湾《传记文学》上,韩复榘之子韩子华一篇《记亡父韩复榘先生》。韩复榘的生活面的流露并没有改变周海滨对他的印象,但作为一个已经出版了多本口述历史的作者,他敏锐地感觉:“这个可以做。”

“不是给他做翻案文章,而是说,这个人原本被定见所遮蔽。比如韩复榘(音‘矩’)三字,往往被写作读作‘韩复渠’。又比如他是河北人,但因为在山东发迹,所以往往被认为是山东人。至于说他大老粗没文化的笑话,他在军队中本是抄写出身,如果真像传说的那样,他又如何官列二级上将?怎么想都不合逻辑。”周海滨说。

带着好奇,2011年4月,周海滨敲开了韩子华在北京天通苑的家门。今年4月,韩子华口述、周海滨执笔的《我的父亲韩复榘》出版,首印2万册,并将于本月继续加印。

替张宗昌背“没文化”的黑锅

东方早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韩复榘的段子?

周海滨: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确实没有抗日,临阵脱逃,导致大家都对他很反感。韩子华说他父亲被蒋介石诱杀后,蒋介石的御用文人造了很多谣言,编了很多笑话。这些段子并不仅仅是民间流传,还进入了文艺作品,比如刘宝瑞的相声《韩青天》,讲韩复榘演讲里有“没来的请举手”“懂七八个国家的英文”“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之类的说法,是为了突出军阀的素质低下,但都安在了韩复榘身上。而侯宝林也有《关公战秦琼》的相声,讽刺了瞎指挥的领导,说因为自己是山东人的原因,韩复榘和他父亲一定要让山东人秦琼战胜关公。而相声在当时民间的影响力、传播力是极强的。

但韩复榘并不是山东人,是河北灞县人,这说明我们在还没有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给他贴了标签。韩复榘的文化修养其实是很高的,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原名誉院长于植元曾说过他跟侯宝林提过要改《关公战秦琼》,认为韩复榘虽是军阀,但也是学者。他的古文字学、音韵学的修养很深,诗写得好,字也不错。而梁漱溟也评价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但因为是“军阀”,所以就似乎必须要跟没文化联系上,关于他的很多段子,其实是把军阀张宗昌的事情张冠李戴了。

 东方早报:韩子华1923年出生,他父亲去世时他也不过15岁,而且对父亲的了解多来自家人的转述,这样还原的韩复榘,是真实完整的吗?

 周海滨:目前对于韩复榘,军阀那面无限放大,生活这面无限缩小几乎看不到,这是我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即便我本身并不喜欢这个人,但是他作为一个被概念化的人,我希望还是能给他一个表达空间,这样做可能有些矫枉过正,但在目前的口述历史环境下,也是不得不为之的。

口述史不做读者的“保姆”

东方早报:人们往往有为尊者讳、为死者讳的习惯,儿子肯定会说老子好话,你如何进行甄别?

周海滨:我没有想去改变、甄别和中和。家属这么说这么认为,那我就这么如实呈现,当然特别明显的比如事实上的错误我会剔除,但是观点上的我会保留。即便其中有是非曲直,但我相信读者有自己的判断力。会看这类书的,基本也都是有一定层次的读者,有自己的眼光,我提供的是材料,没必要还要做个洁本。当年韩复榘所做的事情当然是事实,但是后代这么对我说,他们的说法、态度本身也是一种事实,他们要说事实上我父亲也抗战,那我就保留着,读者和研究者自然心中有数。我信任读者,并不想做他们的“保姆”,所有的东西都清洗打磨干净,反而降低了价值。

东方早报:你的意思是口述作者只是作为一个透明的介质存在?

周海滨:半透明吧。那些特别的溢美之词,或者史实上的错误我会纠正。但我并不认为口述作者应该提供给读者晶莹剔透的水晶,反而有的时候泥沙俱下更能给人启发。像我之前做瞿秋白女儿的口述,里面提到瞿秋白在1966年被打成叛徒,我当时并没有甄别能力,如实录入。后来雷颐老师专门为此写了一篇长文考证这个问题,我看了之后也收获很大,我的新书会用这篇文章做序。

东方早报:口述历史中如何体现你的史观?和口述人物稿有何差别?

周海滨:我在口述历史当中还是比较坚持自己的,没有模仿任何前辈。比如唐德刚的口述历史后面会加上无数的注释,那我现在的学养还做不到。另一个,他的采访对象动不动就是胡适、李宗仁之类的人物,这也是我目前没法达成的。当然我目前想做的是,将家与国联系起来,尽管是一个人的后代回忆他的家庭生活,但我想联系起民国生活画卷,比如当时的教育、军政、文化、社交等等,这些就是要在采访里有一个历史背景的感觉。

我相信我所有的书,将来都是要出修订本的,我的很多意见,可能在口述者在世时还不能说,或者在现在还不能说。我觉得要承载我史观的内容,可能得放到以后的修订本中。

东方早报:人总会有一些不愿意谈的话题,你要还原历史,如何攻破?

周海滨:让他们放下防线的一个方法是让他们情绪崩溃。我有两个杀手锏问题:一是你现在回想你父亲,眼前出现的画面是什么?尤其一些老太太,问到这个问题,马上潸然泪下,进入到当时的情境之中了。二是如果有一个时间按钮,按下就能回到童年,你是否愿意?这些老人到了现在,往往有两个向往,一是回到从前、回到童年的向往,二是亲情的向往,毕竟现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用这两个方法,基本可以攻下心理防线。当然,对很多成功逆袭的“吊丝”后代效果未必很大,对当时受过很好教育的肯定有用。

关于《我的父亲韩复榘》

韩子华口述 周海滨撰述/张荣国 李忠良责编/中华书局2013年04月版/39.00元

中华书局古典学术出版中心历史编辑室编辑出版

*本书获得2013年4月新浪好书榜,2013年最具影响力图书奖

这本书整体再现了国民党陆军上将韩复榘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韩子华口述的《我的父亲韩复榘》介绍了韩复榘的个人生活、对子女的教育、与各方(冯玉祥、蒋介石、张学良、日本人、共产党)的合作,以及理政情况(公务、文化、教育、剿匪、救灾),并有时人、后人对韩的评价等内容。                            ——《南方都市报》

大家评说《我的父亲韩复榘》

1、赵楚(军事专家、专栏作家):在民国人物子弟写的关于父辈的书当中,韩家子弟所写算最有学术规范的了(没用之一),韩门有子如此,可堪告慰九泉了。

2、金纲(思想史研究者、民间学者):八十年代,我见过韩复榘的孙子,天津人,说到他的祖父:“其实我爷爷不像大伙儿说得那样……”那时,我就知道:这人被黑了。

3、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子华先生口述、周海滨先生执笔的《我的父亲韩复榘》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读毕,真是好书,有很多真实的细节,足证@老金曰(即学者金刚)先生判断之正确。

4、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复榘是不是像他的子女说得那样好,可能还得发掘史料进行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韩复榘不像过去主流话语说得那样坏。根据个人有限阅读,但凡与韩复榘有过直接交往的人,比如彭禹廷、王柄程、梁耀祖、王鸿一、梁漱溟等人的记录,韩复榘并不以军阀面目呈现,反而是一个有礼貌、尊重人,尤其尊重知识人,热心社会改造,力主地方发展的领导人。 历史具有复杂的多重面相,谁也没有办法穷尽真相。周海滨多年来致力于“非虚构历史书写”,成就卓著,这本《韩复榘》一如既往,有闻必录,极大丰富了历史的表达。当然,许多细节还应有更多证据去证明。 顺手写了几句,仅供参考。

5、萧三郎(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时人谈韩复榘,多从街谈巷议处获得信息,如大军阀等称谓和讽刺笑料。周海滨《我的父亲韩复榘》一书以口述历史的样态存留了韩氏子孙的家人记忆,可补这一段历史之丰富性、资料性,功莫大焉。

6、陈远(知名学者):在近现代史上,由于局势的纠葛,许多人物被妖魔化了,韩复榘是其中一位;近年来,口述历史大行其道,海滨兄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囿于口述者与当事人的关系,口述历史尽管不能完全还原历史,但对于以往的历史叙述能起到纠偏的作用,对未来的历史研究大有裨益。对于读者来说,韩复榘和周海滨这样一个组合,也令人充满期待。(中华书局整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