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遗忘是人类的美德,而我们现在正在失去它…… | 信息乱谈

在过去,社会所认可的「高智商」的人,往往是「知识渊博」的人——其实也就是「记忆力好」。而现在,在对知识的记忆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他能够随时从云端调取相应的知识。通过数字记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是,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被很鸡贼的翻译成了,删除:大数据的取舍之道。实际上,本书并没有谈及什么「大数据」,而是提出,这个数据时代我们所面对的危机以及作者推荐的一种应对方法。

先从原点说起。因为人类具备遗忘的能力——请注意,这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失能,也就是说,遗忘并不是失去记忆的能力,而是一种更好的专注当下,享受现在的能力。

有一种记忆强大的病症,叫做超常记忆综合症,其特征是,患者可以记住所发生的一切:甚至小学二年级的一堂课上老师穿的衣服上的褶皱的形态都无法忘记——这造成患者无法做任何抽象的思考,因为在他的世界中,每一块云朵都是非常具体的不一样,所以他甚至无法形成「云」这个抽象概念。

想像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清晰的记得(并且永远不会忘记)所看到、听到、闻到和摸到的所有,那会是如何心累的一种体验。

而对于有遗忘能力的正常人来说,我们可以记得的过去,则往往具备三个特点:发生时刻比较震撼、经常被重复提起,以及为现在而改造。

第一点是比较好理解的,而第二点则是著名的记忆曲线:重复会让浅层记忆变成深层的,从而难以忘记。而第三点,则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记忆是失忆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回忆都是为现在而重塑的。

所以,千百年来,人类在全面记忆上的失能,使得人类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状态之中——这期间关于记忆,发生过两次时代级别的变革:语言的出现和印刷术的普及。这两项「技术」其实影响了人类的记忆方式。但它们都没有现在在发生的这次变革更为可怕:数字记忆。

我们现在越来越依赖数字记忆。我们出门,不在乎是否记得要去哪里,因为有手机,或者已经设置好了导航。但失去聊天记录的时候我们会感觉万分痛苦,因为那是我们去记忆「这个人是谁以及我和他有过什么互动」的重要依据。

克里斯多夫诺兰在2000年的成名作「Memento」中的主角因为头部被撞击,造成只具备十分钟记忆的病症,所以他要拼命的把这十分钟内的事情用拍立得拍下来,用记号笔写在自己身上。

十五年后,电影中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而我们的脑袋并没有被撞击——由于我们的数字记忆是可靠的,随时可以调取的,所以人类大脑的能力,在第三次记忆力变革时代中,逐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过去,社会所认可的「高智商」的人,往往是「知识渊博」的人——其实也就是「记忆力好」。而现在,在对知识的记忆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他能够随时从云端调取相应的知识。通过数字记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一样渊博了。而与人的互动越来越多的以数字方式记录下来,我们也不需要特地去记住这些……渐渐的,我们不需要记忆力了。

数字记忆成为人类的「外脑」,从而人类的大脑得到进化,更多的资源被用于下一个时代人脑和人脑的差异化特征上:

理解力。

PS.书中作者的观点是,因为遗忘是人类的美德,所以必须定期将数字记忆删除,才能保障人类比较稳妥。我认为这是个霸道、苟且的方案,并且是无法实现的。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即便数字记忆极其丰富,也仍然存在调用资源的问题,也就是说,虽然我随时可以调取这部分记忆,但是我「想不起来」调取,所以从这个视角上来看,由于人脑的局限,人类仍然是处于一种「遗忘」的状态。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