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不好笑,夏洛就成功了吗?

我从来也不是什么挑剔的观影者,一直本着“既然买了喜剧片的票,就尽量多笑几次值回票价”的好心态。

《夏洛特烦恼》结束的时候,一剪梅出乎意料再度响起,我和旁边的陌生胖大叔同时脱口而出:我去,又来!我俩联袂大笑,站起来并不走,等着看片尾还有没有彩蛋。

这是部从头笑到尾的电影,我写完了这句之后又忍不住写了个问号。我大概是从电影开始后的十五分钟进入大笑模式的,回忆起来,满满的电影院也经过了一个暖场的过程。

我从来也不是什么挑剔的观影者,一直本着“既然买了喜剧片的票,就尽量多笑几次值回票价”的好心态。那么开场的十五分钟,我和电影院里的一部分人怎么这么慢热呢?

《夏洛》开场的包袱笑料都很low,是的,全片笑的很开心,但是笑是笑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笑话,更没有谈不上精致聪明。等下,我没有打算装B先不要报警。

《夏洛》的主要人物设定是这样一个人群:基本未接受过太好的教育,在城市里做着蓝领甚至并没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志大才疏,虚荣空虚。你很容易想到自己过年回家小学中学同学聚会上的那些同学,他们讲的笑话,好像就是不大好笑。

都说了等下,我没有打算装上流社会先不要报警。

并不是说讲小人物的电影就没法看了。《疯狂的石头》为什么一击中的,这里的小人物做了更高程度的提炼,不同学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职业背景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鳞半爪。所以《疯狂的石头》可以看好几遍,但是《夏洛》我是无力重温了。

好在《夏洛》用高密度的怀旧梗迅速抓到了观众,我大天朝长大的孩子,无论如何你躲不过这些歌儿。我大天朝长大的孩子,也知道所有小品笑过之后躲不开煽情。《夏洛》对爱情的定义是我不能接受的:你不求回报的、持之以恒的对一个人好,好到无论任何人都比不过你,你就赢了。咱们都有妈的好嘛,一个妈为毛就不够呢?

大概是从互联网圈得到的经验,电影圈也发现了得屌丝者得天下,目标客户群范围越大流量越大。这不仅让《聂隐娘》这种完美的电影口碑票房双失,即使在大众喜剧片的范围内,也绝少能找到针对相对小众人群的片子。

《港囧》输尽口碑的关键当然在于不好笑,但确实是在做一种尝试。同样是中年危机,《港囧》描绘的人群是:受过高等教育,事业有成至少温饱无虞,对于人生事业爱情,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心。从《泰囧》到《港囧》,都能看到徐峥眼睛里对生活的隐忍、不满和无力。这可能能摸到一部分目标观众的内心,但是毕竟这个目标客户群要远远小于《夏洛》的目标客户群,电影还未上映就输了。而且,同样是怀旧梗和音乐梗,《港囧》使用的粗糙生硬,远逊于《夏洛》。

从不同角度围观中国人的三观是很有趣的事情。虽然中国人的私生活早已腐坏不堪,但是没有一部商业片哪怕是喜剧片敢挑战“大奶必胜”的天条。虽然出身优渥受过良好教育美丽单纯,菠菜和马冬梅并没有什么不同,她们最终靠“没有人能比我更爱你”获得了最后的感情胜利。这种胜利真的那么有意思吗?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