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DC第二季度报告,中国智能机市场开始趋向饱和,出货量大幅减速,增长明显放缓,2015年预计比去年增长仅1.2%。一些智能手机厂商销量下滑甚至负增长。荣耀却取得了逆势增长,这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哪些启
10年一望,又到原点。
2015年,IDC智能手机增长趋势报告一出,几家欢乐,几家愁?
据IDC第二季度报告,中国智能机市场开始趋向饱和,出货量大幅减速,增长明显放缓,2015年预计比去年增长仅1.2%。一些智能手机厂商销量下滑甚至负增长。
这与今年元旦时期,瑞士分析师预测的智能手机市场,不谋而合。该分析认为,从2015年开始,全球智能手机增长率将出现明显缩水。今天,IDC的数据从市场端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到“后智能手机时代”。在这样的新市场环境下,荣耀不出意外的取得了逆势增长,这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后智能手机时代 品牌价值将多元化定位
我在一篇《后智能手机时代 未来10年将会如何走?》的文章中,曾经分析过后智能手机时代的特征。第一,产业链集中度很高;第二,品牌密集度更高;第三,与10年前的PC市场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营销型的品牌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产品型的品牌将可能实现真正的“厚积薄发”。在10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在杭州举办主题为“时局与前瞻:中国经济新格局”的中国高峰论坛上,荣耀总裁赵明的讲话非常值得思考。
赵明说,“互联网手机要学习李小文和屠呦呦,踏踏实实做事,练好内功,最终竞争还是靠产品本身,营销只是方式和手段”。
这个看法,我是认同的。在移动互联网初级阶段,品牌的定义被营销冲垮了。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眼球经济,做粉丝经济,目的都是快速做大,快速融资。那个阶段的品牌价值比较单一,除了眼球,就是快。
可是,当市场逐渐成熟,我们发现苹果还是苹果。拥有真正产品竞争力的公司并没有被弱化,而是逐渐走强,这其中就包括2013年才刚刚成立的荣耀。
其次,品牌的价值将在更多个维度进行定义。过去,在智能手机的市场,竞争非常无序。因为互联网会放大品牌的优点,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招鲜吃遍天”的故事。比如小米,销量换市场的方式,迅速做大了市场,但同时也让小米沉迷于营销,“杂货铺”的称呼就是营销战略走到极端的表现。
今天的市场争夺,除了销量,还有更多的维度来考量品牌的价值,比如品牌的满意度,比如产品的美誉度,比如使用后的推荐指数,再比如上游产业链的整合优势,全球化的品牌势能。当我们回首市场,真正能够在这几个维度上取得优势的,只剩下仅有的几个品牌。比如华为、联想和三星。
由内及外 荣耀的启示看得懂却学不会
所以,只能决定在智能手机这个领域走得更远,更久的。并不单纯是营销能力,还应该包含:对产品不断的投入和研发,对品牌全球化的布局,对创新不停歇的追求。
那么,荣耀能带给行业什么启示?
第一,即使在发展低谷,乃至最困难的时候,华为始终如一地保持着每年10%的研发投入,这些研发投入中,又有10%会投入到未来科技的研究中。
对产品和研发不断的投入,这其实对华为来说是骨子里的基因,从最早的运营商市场,到企业级市场,再到如今的手机等终端市场,华为从未动摇的就是对研发的投入。
第二,华为的全球化品牌优势,在中国市场中罕有能够匹敌的对手。华为,是中国最早走向国际化的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能够向海外输出技术价值的企业。华为的品牌势能已经大到足够承载多品牌和不同的产品线。
尽管荣耀刚刚诞生2年多,但荣耀以华为整体品牌势能为后盾,成为市场上成长最快的手机品牌,也是情理之中。
第三,有人说,安卓系的手机创新已经枯竭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手机应用带给人类的改变,想象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很多的硬件应用还依赖于智能手机。创新并没有枯竭,即便是在硬件端,还有很多可想象的空间。
就比如讲很多中国品牌挡在国际化大门之外的专利技术,对话未来讲就不成问题。赵明说:“走向全球,专利是通行证,荣耀一直专注技术的积累,拥有大量的专利。华为在标准、通讯领域有很多核心专利,在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领域也有着非常领先的专利。”
我们知道,专利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品牌丢创新的投入程度,可见,华为在行业创新中的已形成一定的优势。
所以,总结来看,荣耀的成功是由内及外的释放。是积累和沉淀之后,在市场端形成的顺延效应,这就是荣耀带给行业的启示。可是,这又是极具壁垒优势的启示,无论是全球化的品牌势能还是对创新持续的投入,这些都不是能够被轻易模仿的。
在后智能手机时代,可想而知,未来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但是,中国有句俗话叫:市场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荣耀在具备了研发、品牌和创新三大优势之后,显然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科技正能量(pp_tech)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