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平台化,乐视手机搞的什么鬼?

这是否意味着乐视手机就缺乏真正有力的创新了?不是。我觉得乐1s有它独到的地方,可惜乐视与贾跃亭本人似乎也没有将它更多凸显、挖掘出来。在我看来,它称得上一种潜在的商业模式。

乐视27日的发布会整体比较空洞。互联网汽车没推出来,更像丁磊一次正式亮相讲愿景;55万的电视虽然渲染了屏幕之大,但也是概念用得太足,吓死一片宝宝。

就剩下乐1s了。这个被标榜为生态补贴、硬件负利、价格杀到1099元的智能手机,真的是一种定价模式?

我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吧:这是一款性价比相当不错的手机,比前段时间小米新推的要实惠。但说到出货,我觉得一点也不乐观。主要基于几点:

首先,乐视手机诞生在一个手机出货大幅放缓周期,品牌认知度非常有限。

过去两年,手机高速增长,主要还是功能机的疯狂替代效应。最近一年,智能机已普及,真正的成长开始比拼内功,品牌、品质、内容及服务形成的综合用户体验,性价比当然也是很重要的指标。

但乐1s还缺乏品牌影响力。乐视整体品牌认知度上,一二线城市不错,三到六级市场非常有限,还停留在基于PC时代的乐视视频印象。乐视电视出货有限,未成为真正驱动乐视品牌落地更广市场的推手。乐视手机品牌认知度就更不用说了。

乐1s性价比值得说,但它瞄准的市场人群,跟它它品牌辐射的优势区域并不匹配。贾跃亭卖力标榜如何秒杀小米、魅族以及华为,不可能会实现。

在我看来,在品牌缺乏更高影响力的情况下,贾跃亭刻意标榜性价比其实效应不大。你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几个人用乐视手机。

这是否意味着乐视手机就缺乏真正有力的创新了?不是。我觉得乐1s有它独到的地方,可惜乐视与贾跃亭本人似乎也没有将它更多凸显、挖掘出来。在我看来,它称得上一种潜在的商业模式。

它就是贾跃亭在公布eUI5.5时所说的“桌面平台化”。在发布会现场,它几乎是让我唯一眼前一亮的概念。

可能有人说,不就一个桌面主题么?没这么简单。所谓桌面平台化,其实是基于用户内容与服务的消费习惯、人群画像而形成的大数据运营。呈现在手机界面上,它就是将手机桌面打造成一个内容、服务运营的平台与窗口,创造更多产业链效应。

现有的手机桌面,基本上就是应用的堆积。手机的入口被狭义地理解为一个个单一APP的入口。手机操作系统只被当成了纯粹的中间件,缺乏更多运营意识。

也有围绕手机桌面做文章,尤其一些桌面主题与插件。但它们大都停留在美观与系统管理便捷上。比如常常围绕着图标扁平化争论不休,其实,整个桌面缺乏互联网特征。

桌面平台化,需要体现的是如何更高效地链接用户与内容、服务。这并非外部主题与插件应用所能实现的。它们缺乏底层数据,无法根据APP功能与具体用户的应用习惯、应用场景关联,无法做更深的大数据耕耘。

贾跃亭说的桌面平台化,戳中了手机终端界面的痛点这一。它对于手机APP、应用商店建设、大数据运营、O2O化进程甚至手机UI都会有相当的启示。未来,它可能会成为手机创新争夺的高地之一。

比如说,你知道过去一段,手机厂家曾竞逐繁杂的应用,搭建应用商店,一度认为越多越好,体现平台对开发者的吸引力。但安卓阵营里,各种应用商店几乎完全似乎雷同,各家其实没有多少差异化,后台还要建设。

而手机终端因此也遭遇APP装载过多的压力。许多APP使用频率极低,消耗手机资源,影响体验,有的甚至还持续偷吸用户流量。

桌面平台化,可以通过大数据、智能推荐实现桌面与用户的精准匹配,可以省去用户搜寻APP的时间与流,还可以推动后台应用平台建设走向集约化,走出同质化竞争,促使手机厂家、开发者多围绕用户需求创新。

理想中的桌面平台之下,手机的入口就超越了一个个孤立的APP应用,重塑出一个手机门户概念,根据人的画像汇聚各种内容与应用,也可以为广告主做出定制化的广告服务。而更大的服务则是,桌面平台化,也可以直达线下服务,成为一个直接的O2O服务窗口。

但桌面平台化并不容易,如果缺乏以下条件,即使技术、形式上做到,也很难有真正的运营成效:

1、丰富的内容与应用;一定规模的用户、多维的数据,精准撮合内容、服务与消费者诉求的能力。也即大数据运营、场景建构的能力;

3、丰富的线下资源,落地运营的能力;

4、基础设施服务,尤其是覆盖广泛的云计算平台、CDN服务。

乐视的视频内容资源确实有相当的竞争力。而且它的内容运营已经多年,从最初侧重分销,到垂直一体模式形成的自主营销兼分销。这推进了它的商业广告成长。乐视云计算平台、CDN服务成效明显。

桌面平台化的提出,可能意味着乐视一次资源的整合,根据应用场景、消费场景来落实云时代的集成战略。

但乐视用户端数据恐怕远远不够。乐视在PC时代拥有一定规模的用户,但因缺乏移动场景,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并不能直接体现。电视端影响力也因电视出货有限,用户规模较少。手机端数据就更不用说了。乐视手机眼下的数据,根本无从支撑桌面平台化发挥更多作用。

而且,乐视触达线下商户的能力还很微弱。这一点,它不如小米布局更快。当然,它也可以学习小米嫁接资源。

不过,乐视却是诸多手机品牌中明确提出“桌面平台化”概念的一家。就连苹果的桌面也相对枯燥,没有借助大数据贯通它的内容、应用及服务。贾跃亭在这个关键场合提出来,应该有他更长远的用意。

这可能是乐视想在eUI上着力的动向。它没有像小米那样标榜软件生态,标榜铁人三项,但它恐怕不会忽视eUI的战略价值。

当乐视日益多元化,未来涉足更多智能硬件后,必须有一种系统的纽带将它们紧密关联一起,否则贾跃亭眼前的玩法会导致乐视业务与文化的分裂。eUI会是维系乐视多元业务的纽带之一。

“桌面平台化”或能在一片同质化的界面中,激活乐视手机,并形成一种影响内容、开发者、商户、广告主、消费者的商业模式。

27日的发布会上,除了桌面平台化概念,贾跃亭渲染了eUI5.5打破各种应用边界的集成策略。在我看来,这应该也是乐视在内容、硬件之外开始展示软件系统力量的开始。它的垂直一体模式开始向纵深发力,运营开始走向精细化。

乐视的模式里,带有一种矛盾性。贾跃亭反复渲染乐视对苹果封闭模式的种种颠覆,但这个过程也是乐视对自我的颠覆。因为它的垂直一体、大包大揽的模式里,累积着同样强烈的封闭性。它有利于防止乐视内容优势被稀释、耗散,可以形成闭环,但不是真正的开放性,它限制了乐视生态发挥更大效应。

不过,尽管如此,乐视在手机业务上强调的“桌面平台化”,戳中了眼下手机产业的痛点,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竞争热点。至于乐视能否借助这一概念、趋势,促进它的手机业务的成长,快速形成一种O2O化的开放又闭环的的商业模式,并在未来更多智能硬件产业中成功复制这一概念,那要看贾跃亭玩跷跷板的能力。过往一段,在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中,乐视推出太多业务,展示了活力,也堆高了风险,对于产品端正在走向精细化的乐视手机来说,似乎有一种背离感。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