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血汗工厂时代进入资本时代

中国从血汗工厂时代进入资本时代

汤森路透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白皮书指,“2014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ODI) 已经接近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FDI)。“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4 年中国累计实现投资 1,160 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球第三位,如果加上第三地投资的数量,应该已是资本净输出国。

中国贸易的一些数据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需要进口大量物资,直到1989年多数年份都是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以深圳为首的对外招商引资,中国方面能提供的只有土地、劳动力等,资本等方面多数都是由外资提供,中国那时候是绝对的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赚取微薄的收入。

1990年开始除了1993年,中国都是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但是中国依然是以出卖廉价劳动力为主,表现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比在50%以上,这种状态一直到2007年才出现改观。2007年起,加工贸易占比开始下降到50%以下,到去年加工贸易占比已经降低到32.7%。

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美国自1895年位居全球第一大制造国后保持这个位置超过了100年,因此中国取代美国是一个极具意义的历史事件。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对外出口中,包括对美、对欧、对日本的机械、电子产品占比都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中国此时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单纯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赚取外汇的国家。

从贸易数据来看,2005年的时候,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就开始发售转折性的变化了。1990年中国的贸易顺差87.4亿美元,1998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434.7亿美元,之后一直到2004年中国贸易顺差都没有突破这个峰值。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020亿美元,是2004年320亿美元的3倍多,之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再次高速增长,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981.31亿元的新高峰。

金融危机后,欧美经济出现放缓,全球经济表现也不好,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降低到1956.9亿美元,之后持续缓慢下滑后又开始增长,到2014年的时候再创新的高峰,达到3825亿美元。

巨额贸易顺差助力国际并购

中国拥有了资本后,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展开跨国并购。大约在2007年开始,中国企业出境并购交易日趋活跃,据投中数据的统计,2007年跨国并购交易金额是135.8亿美元,到2011年增长765亿美元,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

自2005年起人民币开始升值,到2011年底人民币升值到6.3009兑1美元,升值幅度约30%,此后基本稳定,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也助推了中国的跨国并购。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各国的经济,尤其是欧洲采取紧缩经济政策,造成欧美企业市值萎缩、流动性出现困难,一些知名大公司的资产被严重低估。另一方面各国政府降低利率水平,市场流动资金充足,也为中国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并购环境。

中国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技术还是远落后于欧美的。这一切有利于中国的条件推动中国的跨国并购在2012年爆发,暴增到1460.7亿美元,并在那之后一直维持在这个较高的水平。

中国在欧洲并购了MG罗孚、沃尔沃等企业,德国作为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中国并购的目的地之一。中国在欧洲的并购极速提升了中国的技术水平,帮助了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

中国正成为净资本输出国,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不再是血汗工厂的代名词,也证明了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成功,世界未来将会见到更多的中国品牌,其实眼下的华为、联想已经在世界有较大的知名度,它们代表着中国资本的力量。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