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流动性为何不流入实体经济?

尽管央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这些流动性不敢也不愿意流入实体经济,因为流入实体经济的风险会较高,从而这些过多的流动性也就可能在金融体系内循环。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36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比9月份的10,500亿元大幅回落近5,400亿元。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10月新增外币贷款减少174亿美元。

还有,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767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5万亿元,比9月份的1.3万亿元大幅回落8,233亿元。也就是说,10月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都是2014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都创15个月来新低。只是10月份的M2按年增长13.5%,比9月份高出0.4个百分点,好过市场预期,增速更是创下2014年6月以来新高。

有分析认为,10月份的银行贷款及社会融资都出现罕见腰斩,主要在于楼市销售后劲不足,从而使得中长期的住房按揭贷款增长回落;主要是企业客户的中长期贷款比9月份增长减少一半,以及未贴现承兑汇票出现负增长3,694亿元,创去年7月以来新低。这些都表明实体经济活动萎缩,企业对贷款及票据需求下降。

其实,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越来越宽松,央行的降准降息也是十分频繁。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已经跌到历史低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也十分充分。但是,人们一定会十分奇怪,为何在融资成本贵、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之后,购买住房者不愿意向银行贷款、企业不愿意向银行融资,整个社会的融资需求突然下降?其实,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在于国内整个市场已经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房地产救市政策之后,购买住房的利率水平及税收政策都低到历史最低水平,但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只有少数几个一线城市出现了短暂的回暖之后,整个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与风险则越来越高。房地产市场的库存不是减少而是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住房价格一年来一直处于下跌的态势下(尽管多数城市的房价下跌幅度不大),作为一个以投资者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如果房价持下跌,投资者一定会退出市场。住房投资者一退出的市场,住房市场的投资需求也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银行信贷利率最低,没有住房需求,购买住房的贷款从何而来?可以说,随着住房投资者退出市场,住房投资需求的消失,居民的中长期住房贷款的需求会进一步下降。

另一个大的变化是随着房地产市场库存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行业产能过剩已经十分严重,无论是钢铁、建筑材料,还是煤炭等行业都是如此。而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也很快会传导到其他各行各业。再加上国外经济不景气,中国的出口增长下降了再下降。这就使得国内许多行业或企业都处于严重不景气的状态,手上的产品根本无法出手。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根本就没有投资扩张的意愿,融资需求自然会减少。还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对国内不少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于不少企业由此败阵。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国内企业对融资的需求。

还有,当前国内金融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宽松,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及利率水平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国内银行的利差越来越小。再加上目前许多行业的不景气,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增加,这不仅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全面下降,不少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已经降低到1%水平,而且银行的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全面上升。在这种压力下,银行不仅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贷款风险定价能力,也会减少对一些风险高的项目贷款,银行放贷会比以往更为谨慎。所以,国内银行惜贷及贷款融资下降也是自然。

正是上面这些因素,尽管央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这些流动性不敢也不愿意流入实体经济,因为流入实体经济的风险会较高,从而这些过多的流动性也就可能在金融体系内循环。而要让这些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估计还在于实体经济好转,在于实体经济赢利水平好于金融资产,否则这种情况要改善并非易事。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