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大”陆金所离我们还有多远?

如果说当年的“稳盈-安e”系列塑造了安全P2P的爆款效应,当下的陆金所“金融超市”里还缺乏更多的、可以持续的爆款产品。四岁的陆金所还没有强壮到足以躺上功劳簿的时候。

四年来,陆金所的一举一动,始终在牵动着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神经。

时光回溯到2011年11月,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曾这样向公司员工描述其愿景:“在未来3-5年内,我们将可以打造起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P2P投融资平台,并将以此为基础,拓展金融企业创新的无限想象空间”。

四年后的今天,计葵生的预言已经兑现了一半——陆金所P2P三季度新增贷款量超越美国LendingClub,正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而另一半,似乎也正走在如愿以偿的路上。

早在今年3月间,平安集团便宣布整合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旗下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成立“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今年8月披露的平安集团半年报则阐释得更为明确:“陆金所正全面向开放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转型,致力于开拓跨群体、跨地域、跨行业、跨境的业务机会及包括保险在内的交易渠道。”

果然,9月初陆金所出现了基金频道。眼下,借着为四周岁庆生的由头,保险理财频道也上线了。

剥离P2P开“卖”保险理财

陆金所甩开P2P业务,目的正是为了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全品类理财产品的供需平台,其中自然会涵盖保险理财。但这一保险理财频道就是平安集团的销售渠道吗?以目前上线的产品看来,并不是。除了有“平安财富宝2号两全保险”的万能险产品之外,陆金所还主推了“国华半月赢定活保”,这是一款由国华人寿设计的投连险产品。

一般来讲,人们常把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当成保险理财的主要手段。分红险风险最低、收益也最低,且其交费时间及金额固定,保障的保额不可调整。而万能险与投连险具有缴费灵活,保额可调整的特点,更加适合与互联网平台对接。当然,万能险与投连险在分设账户、投资渠道、风险与收益方面又有所区别,如图所示:

依照保监会的规定,万能险设立的投资账户,除可做债券投资外,其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不能超过80%。而投连险设立的投资账户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可为100%。这也正是为何投连险风险收益更高的原因所在。

首推保险理财频道便在万能险和投连险方向发力,陆金所显然是要确保投资和退出的便捷性,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平衡,让互联网上无数的“保险小白”能够轻易的理解并接受这类产品。

丰富陆金所平台产品品类

陆金所正在逆势而上。

9月以来,因为种种原因,保监会加强了对万能险的网销渠道的监管力度,第三方平台及寿险官网上的相应产品逐步下架。而投连险产品因其风险较高,客户投保时一般需要做风险测评,所以多数第三方平台难以将产品标准化,客户很难进行傻瓜式操作。然而,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令陆金所止步。实际上,陆金所对所有投资用户都会做用户风险测评,所以在一开始就能够满足保险产品销售时在对合格投资人的要求。

从其推出的“平安财富宝2号两全保险”的万能险产品来看,陆金所只是作为平安人寿的又一销售渠道。千元起投,上期结算利率6.5%,保险期间5年,收益方式为一次性领取,起息日为T+1,最低保证收益率为2.5%,犹豫期为20天。一切都与平安人寿官方渠道的销售规则无差别。换言之,陆金所在利用其平台为平安人寿相关产品引流,而平安人寿则为陆金所提供了万能险的投资品类。

相对而言,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更有吸引力的或许是“国华半月赢定活保”的投连险产品。这款产品同样是千元起投,根据其退保规则,投保1年之后退保可免手续费,但在一年内每月8日、18日可免费领取本金收益。

也就是说,这款历史年化利率为5.5%的投连险产品,在登录陆金所平台后,能够为客户提供千元小额起投、稳定获取本金收益和长期回报的机会,预期收益率远高于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

显然,两款产品皆为投石问路之举。

四年来陆金所已经在市场上树立起了“史上最安全的P2P”的品牌,圈住了海量用户。而今要自我进化、淡化自身“P2P”的标签,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更丰富、更具投资价值的产品品类来黏住既有用户。为此,保险理财不可或缺。也正是因为赢得了用户的信任,陆金所亦有底气在其他第三方平台仍对保险理财产品诸多顾虑、患上各种监管恐惧症之时,敢于推陈出新。

“大”陆金所离我们还有多远?

也有人说,陆金所抢在了P2P行业整体洗牌之前换了牌桌。有点道理。

毋庸讳言,P2P行业已经走到了洗牌的时点。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界定了互联网金融各业态业务边界、准入条件、监管职责等范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必然由丛林时代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与此同时,经济下行、优质资产的缺失,会给P2P行业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接下来一定会有一些定位模糊、欠缺行业竞争力的企业死掉。

陆金所把P2P资产端剥离,无疑是为了将自身实力从聚焦资产转移到专注平台搭建上。通过整合资源把资产端做轻,便能有效解决资产匮乏和资金端流量变现等问题。而平台化运作,还可以进一步抬高企业估值水平。事实也的确如此,今年3月以来陆金所已然变身——剥离P2P业务、转型平台模式、拿下基金牌照、调整组织架构、上线“人民公社”、完成域名变更……四年前那个陆金所在人们眼中就是一个P2P网站,不过它有平安背书、保证“稳盈”而已。可如今P2P服务已经只占到陆金所业务量不到10%,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

据陆金所方面披露的信息:2015年前三季度,其总交易量达926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倍,其中个人零售端交易量3174亿元,同比上涨逾6倍;机构端交易量6090亿元,同比增长近11倍。截至9月末,陆金所注册用户数近1500万人,比年初增长179.2%,活跃投资人数达204万,较年初增长了近5倍。平台化战略已在短期内初见成效。

今年8月,平安集团首次披露公司正在筹划陆金所的IPO事宜。其控股公司——陆金所控股(WinconInvestmentCompanyLimited)也浮出水面,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陆金所、平安普惠和前海金交所的整合。据知情人士称,在架构调整后,陆金所上市的时间表已经从此前的“最快2017年”调整为“争取2016年”,而陆金所控股将成为最终的上市主体——“大”陆金所呼之欲出了。

至于选择在境内还是境外、在哪个交易所上市、以及具体的上市时间等等细节问题,陆金所上下并未提供答案。计葵生在最近的表态中也只是在着重强调陆金所开放平台战略会继续加速推进,“在资产方面,我们会和更多的机构合作,通过金融创新与服务优化,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投资理财服务,让投资者有更多选择;在客户方面,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客户特质以及所处的人生阶段,针对性的推出最合适的理财服务。”

确实,对于此刻的陆金所而言,如何抓紧时间做大做强自身平台,圈住更大规模的用户群体才是生存之本。如果说当年的“稳盈-安e”系列塑造了安全P2P的爆款效应,当下的陆金所“金融超市”里还缺乏更多的、可以持续的爆款产品。四岁的陆金所还没有强壮到足以躺上功劳簿的时候。一流企业做标准——陆金所能否在平台化的道路上重新定义行业标准、信用价值、风控方法等等,我们拭目以待。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