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大佬王东明平安落地,“中国高盛”后会无期

处于焦点之下的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宣布退休。一代券业大佬就此转身,于风暴之中,平安落地。

作者:野马财经高远山

昨晚,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双双发布公告,披露称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一场笼罩着“做空”、“内幕交易”、“金融反腐”疑云的事件,仍在继续发酵。

而在十天前,处于焦点之下的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宣布退休。一代券业大佬就此转身,于风暴之中,平安落地。

“麦子店中信”与“中国高盛”

作为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曾不止一次表示,中信证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版的高盛”。2010年,王东明还曾专门让中信出版社将美国人查尔斯•埃利斯撰写的《高盛帝国》翻译成中文,并亲自荐书给中信证券上下。

总部位于麦子店街的中信证券,自成立之初便与王东明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早在1995年6月,王东明加入了正在筹备中的中信证券,先后担任副总经理、总经理,2002年起出任中信证券董事长,最终于十天前退休。

建立之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中信证券难以进入券业第一梯队,直到1999年,王东明“承销业务大项目”战略的提出。

在该战略的指导下,作为主承销商或联合主承销商的中信证券,先后做成了长江电力、武钢股份、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保利房产、江山化工、工商银行等公司的IPO或增发项目,还担任了中国人寿、广深铁路、平安保险、中国铝业、中信银行等的机构A股主承销发行。

时间来到2001年,中国股市逆转直下,漫漫熊市让券商行业一片哀鸿:业务下滑,利润下跌,甚至曝出了挪用客户保证金等问题,行业处于风雨飘摇中,2002年更是全行业亏损。王东明却抓住时机,带领中信证券逆势崛起,顺利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首家IPO上市的券商,净资产达到50亿元。大项目战略为中信证券步入第一梯队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开始确立券商大佬王东明的江湖地位。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中信证券成功晋升券商一哥,开始了占据券业头把交椅十余年的生涯;并在充裕资金的支撑下,开始了兼并收购的“大网络”扩张之路。2003年一口气收购了万通、金通证券、华夏证券(后更名为中信建投证券)的中信证券如虎添翼,令市场侧目。

2006年开始,继“大项目”、“大网络”之后,王波明又给中信证券制定了“大平台”战略:通过收购华夏基金等其他金融牌照的机构和自建子公司,逐步完成了涵盖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产管理、集合理财、风险管理、衍生产品交易、金融期货、私人银行等各类产品在内的全产业链条。

在王东明和一干员工的努力下,中信证券的业绩和多项业务指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牢牢盘踞着鳌头地位。

而在今年,虽然已经64岁,但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东明本来还计划再干上几年,试图将“麦子店中信”与“中国高盛”的距离拉近一点,再拉近一点。

只是,一场突然降临的股灾,将这一目标击得粉碎。

围城中的王东明:转身离开,平安落地

年中以来,一场“做空中国”的漩涡将中信证券卷入,时至今日,已有包括总经理程博明在内的8名高管被带走接受调查,王东明也做出了提前退休的决定。

王东明的处境,倒与证监会主席肖钢有几分“同病相怜”。短短数月,不断有包括高层核心在内的下属被带走调查,不知道他们心中,有没有几分“孤家寡人”的无力与无奈。

彼时的市场,也曾一度盛传王东明跳楼的消息。不过在中信证券尚未辟谣之前,一位王东明几十年的密友曾告诉侦探君:“一定是假消息,东明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那个时候都过来了,他不会自杀的。”

的确,王东明的父亲为我国前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王炳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到大字报炮轰,被隔离失去自由,家人也连带着吃了那个疯狂年代的苦头,直至197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问题才得到解决。

在如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王东明,自然有着十足的韧性,不然也难以将中信证券,这样一个当初的小角色,一步步带到中国券商一哥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王东明的弟弟王波明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90年代初,王波明任“联办”总干事,秉承“联合起来办大事”的联办理念,曾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包括筹建沪深交易所、中国证监会。并先后创办了《证券市场周刊》、《财经》、和讯网、无界新闻等在证券市场有影响力的媒体。

而本次中信证券案发之前,亦是《财经》杂志王晓璐因报道证监会研究救市资金退市方案率先被查。

中信一事有人评价,一位被半数高层“背叛”的董事长,多少会给人“缺乏管控力”的印象;也有人认为,即便包公海瑞再世,也不一定敌得过金钱对下属们的诱惑。

不管问题到底何在,11月27日、十天前,中信证券的“灵魂人物”王东明,最终选择了主动离开,跳离了中信这座围城,这座埋葬着“中国高盛”的梦想之城。

对此,一些媒体用“大佬谢幕、危机未解”来解读王东明退休。而在上述王东明密友看来,退休则是最好的结果:

全身而退,已经平安落地;远离了名与利的纷争,终于有时间享受生活。

野马财经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