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直接关乎中国经济未来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300年间我国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触工业革命。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300年间我国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触工业革命。如今,高铁,我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行列;互联网,我国也仅次于美国。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在2014年底曾说过,“今后5年全球最大的IT企业将是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和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里面也谈到“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不断下降,许多制造业企业受到舆论和社会环境影响,开始不断地放弃本行,涉足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要知道,制造业是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产业发展基石,如果大家都去转向那些行业的话,未来的产业体系将就仿佛空中楼阁,一旦发生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就容易遭受惨重打击。

所以,毫无疑问,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一,它是走出制造业与工业经济困境,助力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二,它也是推动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增强全球经济影响力的必然之路。

【生产技术:从关注降低成本技术到关注创新技术】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减少不良品率,而没有将目光重点投向市场需求和创新技术。

因为,我国制造业往往是靠规模,靠控制成本。虽然规模已经很大,但是很多都是委托加工,虽然号称是世界工厂,利润率实际上很低。要转型升级,不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不良品率,而是要通过创新,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中起引领作用,而不是仅仅的代工生产。为此,中国制造2025才提出了,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其目的也是引导行业整体层面上的创新。当然,未来是智能制造的时代,是“互联网+工业”的时代,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需要有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产业研究经历,既懂机床、自动化等工业,又懂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跨界人才来引领。

【环境技术:从依赖行政手段到主动发展绿色制造】

制造业是耗电耗能大户,是造成工业污染的主要发生源之一。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环保保护工作主要依赖行政手段。比如:2014年APEC会议和2015年9月3日的抗战70周年军演,北京周边的制造业企业都配合减产或停产。虽然取得了短期效果,但却非“治本”之策。

而中国制造2025则换了一个角度,以环境技术手段,从源头开始根治工业污染问题。那就是,发展绿色制造。所以,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绿色制造作为五项重点工程之一。这也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要是因为,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是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工业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绿色发展。而且,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也需要建立一个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这其中,不仅仅是生产制造过程的节能减排,还包括生产出来产品的绿色节能。

《中国制造2025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中转型升级,成为当之无愧的“制造强国”是我们建国百年的宏大目标之一。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作者: 王喜文系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智造与工业4.0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房山区工委副主任。微信号wangxiwen126)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