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狂欢前夜,洋码头为什么让亚马逊恐惧?

“黑五”虽是个舶来的美国节日,但这里毕竟是在中国市场,在无法突破阿里双十一创造的巨大影响力后,如果它再被洋码头抢去了“黑五”的风头,它未来的中国生活真的不会那么美好了。

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慢慢走向舞台,咳嗽了两下。他脸上HOLD不住怒气,却又充满了一种奇特的兴奋。

“我今天有些生气。论综合实力,我们连它的1/10也算不上,它却来封杀我们。”他有些,再次咳嗽了一下。

曾碧波很快恢复常态:“也是好事。能让这样的巨头注意到我们,我也倍感欣慰,也是醉了。”

这是昨日洋码头“黑五”狂欢节的发布会现场一幕。在这之前1小时,亚马逊中国在北京举行了同主题的发布会,明显带有仓促准备的痕迹。不但如此,消息人士说,这家公司还游说部分记者不要参与1小时后洋码头的会议。更离谱的是,它还要求几家特定媒体,在它出现的同一版面上,不要出现“洋码头”的名字。

这正是曾碧波有些生气的原因。

我丝毫不相信洋码头短期能战胜亚马逊。后者可是一个被阿里都视为局部对标的美国电商巨头。它怎么显得这般没底气呢?

应该是中国“黑五”惹的“祸”。大概亚马逊不甘洋码头持续占据“黑五”在中国的话语权。要知道,这已经是洋码头连续三年举行“黑五”狂欢节了。

2013年那次,洋码头并没引起多少注意;2014年,它让许多人记住了“黑五”。而2015年这次,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同寻常。因为,它发生在一个全球经济形式持续不明的经济周期,而互联网业尤其是与电商相关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复杂。

当阿里主导的“双十一”刺激出912亿GMV时,我相信亚马逊一定心怀恐惧。一个可以断言的事实是,在中国,这家美国巨头想挑战阿里,甚至挑战京东们的地位,已极为艰难。

也许,掩映在阿里“双十一”背后的跨境电商的尴尬,让这家美国巨头也看到了复制“黑五”的机会。只是,洋码头比它更早洞悉趋势,早已捷足先登,占据了中国“黑五”的两年话语权。

这也是曾碧波一面生气一边又感到高兴的原因。他相信,“黑五”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在于,洋码头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一些努力,已被巨头注意。在中国打不过阿里的条件下,如果再被洋码头这样的跨境电商新锐给占据高地,亚马逊中国这块就更尴尬了。

被巨头盯上的洋码头,到底具有什么竞争力?在着名调研机构尼尔森的一份跨境电商报告中,它被视为中国最具效率的独立的跨境电商平台。

不过,有一种错落感是,前几天疯狂的“双十一”狂欢里,没有看到洋码头这家公司的身影呢?

这其实正是曾碧波的用意。前两年,洋码头确实一直是阿里“双十一”舞台中跨境电商的核心玩家,但2014年它就退出了阿里平台,没有参加后者主导的“双十一”。2015年,它继续放弃参与“双十一”,持续落地“黑五”的主题,有意形成错落,。

曾碧波表示,洋码头并非为了要跟阿里竞争才退出“双十一”、打造中国“黑五”。

“我们怎么可能能打败阿里呢?”他说,阿里是个非常综合的平台,它创立的“双十一”改变了无数中国很多消费习惯、渠道,但截至目前,并没有在跨境电商领域做出担当。

他认为,阿里“双十一”期间,天猫国际创造的GMV应不足20亿,在912亿中占比不到5%。这与阿里过去一年的国际化战略,尤其是此次“双十一”前标榜的“国际化”诉求形成了巨大反差。

根据他的观察,天猫国际“双十一”销售的仍只是一些标品、爆款,覆盖非常有限。

“老实说,我再也不想听到人们只谈论什么奶粉了……”曾碧波说,跨境电商不是只有母婴、化妆品、保健食品“老三样”,海外有无数适合中国人消费的东西。

这确实印证了阿里的一丝尴尬。它甚至都没有公布天猫国际双十一的交易数据数据。这与它在“双十一”之前与盘中极力渲染的国际化印象之间,确实有很大反差。

在我看来,双十一这种庞大的狂欢工程,更适合那种库存深、标准化的国货商品。因为它更容易形成大规模倾销,快速形成交易规模。“老三样”洋货也适合,但它们之外的多品类、浅库存的海外商品并不能适应这种狂欢。除了交易额诉求,这背后也有跨境购物中复杂的供应链问题,最核心的当然是物流服务。

还有服务落地的难题。阿里作为一家开放平台,在跨境电商上,短期它还只能做一些高大上的战略合作。比如拉多国大使站台,借此吸引所在国商家落户。天猫平台过去一年确实吸引不少国际大牌,但更多品类缺少参与感。中短期内,阿里的开放平台模式决定了它不可能为急需贴身服务的海外商家提供细致的支持。

你可能怀疑跨境购物是否只是虚火。数据证明这并非事实。商务部电商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此前公布过一组数据: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成交额达3.75万亿。其中出口3.27万亿,进口4763亿;零售业达4492亿,其中出口3202亿,进口1290亿。

可以看出,虽然整体是出口为主,但中国消费者仍直接创下1290亿纪录。要知道,这还只是国家相关部门正式统计的纪录。许多海外出行购物以及略带灰色的交易额十分庞大。

这当然是洋码头在2013年以来重金打造“黑五”的目的。在曾碧波看来,中国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毋庸置疑。为改变消费观念、消费意识,这个阶段,中国市场需要用“大事件”或者“大节日”来引爆、培育新的海外购物习惯。而“黑五”作为一个50年历史的节日,中国引入,将能刺激更多新的消费需求。

2013年,洋码头第一次“黑五”没有发出多大声音。曾碧波说,那次准备并不充分,基础设施方面也缺少更好的条件。但2014年,第二次“黑五”狂欢节,平台流量大增,促使洋码头决定于2015年重金打造第三次。

洋码头创始人蔡华表示,此时平台备货超过40万件,来自全球35多个国家地区,覆盖全品类。此外,还将投入数亿用于市场推广与用户补贴。从11月20日开始持续一周,它将从平台上2万多个认证买手中选出数百名,在美、日本、澳大利亚、法、英等多地着名商场“包场”扫货,洋码头APP将全程直播,还原一个真实的“黑五”狂欢抢购现场。

很多人很难体会到这种信息背后洋码头的竞争力。以2万多买手为例。他们大都是相当准也的职业买手,而且大都是华人以及对中国消费趋势认知非常深刻的海外人士。洋码头的选品策略之所以灵活多变、覆盖多品类,而且大都能吻合消费趋势,正是得益于它的这种强大的线下力量。

几张图片展示出,几天前,洋码头平台2万多买家扫荡了美国各大商场,一度引起轰动。

另一重核心支撑当然是物流体系,洋码头背后的跨境物流支撑贝海国际,截至目前,在海外已建成11个大型国际物流中心,分别位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墨尔本、法兰克福、东京、伦敦、悉尼、巴黎,并与多家国际航空公司合作,包机运输,每周近40多个全球班次航线入境,大幅缩短了购物周期。

贝海国际副总裁洪小钢昨日表示,11大国际物流中心目前已全面进入备战状态。公司专业物流服务人员扩充了一倍以上。而为“黑五”升级的设备与系统投入,超过了去年投入的总量。而且,在现有资源利用率提升基础上,除每周40余架航班包机外,几大合作航空公司还承诺,将随时为贝海留出货舱位,保证“黑五”包裹运送更及时。

一个例子能显示出贝海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早期海外货站里面,洋码头3个人可以支撑3000件商品周转,顺丰6个人只支撑2000件。曾碧波此前对我透露,贝海物流每周有40个航班从国外进来,比同行多很多。顺丰们进场,一架飞机至少有2吨以上货量才能摊薄空运成本,但贝海物流追求效率,一般货量100公斤、200公斤,也要定仓起飞。贝海物流曾经受了巨大的成本考验,但借助大量信息系统以及对于物流服务的专注,依然度过了最初的煎熬期。

一个数据更能显示出此次“黑五”的效率。洪小钢说,洋码头平均值85%的包裹,能在5天以内从海外直邮到消费者手里签收。今年8月它甚至曾创下仅3天的纪录。而很多海淘需要一到两个月。

很多人看不到这部分才是目前支撑洋码头的核心力量,而仅仅拿它与一些兜售爆款洋货的轻应用简单对比,看不到它崛起的秘密。事实上,洋码头融来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在物流建设上。截至目前,洋码头背后的贝海物流,被视为面向中国服务的最专业的跨境物流公司之一。在一些投资机构眼中,这是洋码头估值空间打开的核心基础。

不过,面对此次“黑五”,曾碧波并没有脑子发热。他说,具体交易额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通过节日改变中国跨境购物的习惯,同时锻炼洋码头应对未来的能力。他预计这次整个“黑五”大约有10亿的交易额。

对比阿里第一次“双十一”到今日“双十一”,已有1000倍提升,他期望,洋码头平台也有千亿的规模。

但这条路依然还很艰难。真正的难点,除了消费观念革新,物流体系其实已经不算最难突破的瓶颈,真正的难题是,如何挖掘到覆盖广泛、更丰富的商品资源。这也是洋码头目前构建社区型服务平台的用心。曾碧波期望从人的消费理念着手,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就像贝海国际一样,未来一定能发挥关键作用。

在眼下的跨境电商大潮中,洋码头的卡位精准,就像一条快速的鲶鱼,它比巨头显得更有效率。它自身当然有成为巨型平台的潜质。我知道,多家投资机构已经盯上这家公司与曾碧波,试图参与它未来有望创造的资本效应。

难怪亚马逊这样的美国巨头,在同主题狂欢大战前,都有些吃醋了。“黑五”虽是个舶来的美国节日,但这里毕竟是在中国市场,在无法突破阿里双十一创造的巨大影响力后,如果它再被洋码头抢去了“黑五”的风头,它未来的中国生活真的不会那么美好了。压力之下,它的操纵媒体的策略,传递了它的恐惧感。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