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医生”如何成功复制电召模式

近日,阿里健康、滴滴出行、手术预约O2O平台“名医主刀”联手医疗机构发起“滴滴医生”公益活动。

文|罗志华

近日,阿里健康、滴滴出行、手术预约O2O平台“名医主刀”联手医疗机构发起“滴滴医生”公益活动。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4个城市,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App端呼叫“滴滴医生”,距离最近的“滴滴医生”将第一时间上门问诊。据统计,两天内四城市共计2000多人次呼叫医生,最终上门提供问诊服务的有40多单。号称目标为“盘活现有医疗资源”的这一新诊疗模式,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10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滴滴医生”是“滴滴打车”电召模式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尽管当前“滴滴打车”仍存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它实现了乘客与出租车最直接的信息交流、最高效的资源利用,对破解“出行难”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而医疗与出行具有不少共同之处,比如都具有资源紧缺性,服务方都与服务对象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也都存在浪费与透支并存现象。既然存在如此多的相同之处,借电召模式来破解医疗难题就成为一种可能。

从理论上讲,“滴滴打车”的成功经验,应该可以复制到医疗领域。但要看到,两者相同的只是外在表现,因而可借鉴的或许只有外在形式。但各自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还存大巨大的差异,比如“看病难”和“打车难”的成因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面临的困难不同,破解之策自然也无法照搬。因此认为,“滴滴打车”的外在形式固然可以借用,但在内容即具体的做法上,只能遵循医疗规律、结合医疗的特殊性来办事。就目前之言,“滴滴医生”离我们还有很远的距离,想要缩短这一距离,首先必须克服一些瓶颈。

其一是法律瓶颈。当前的一些法律不利于开展电召医生服务。今天4月,南京一名护士在网上发贴,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实现帮人上门输液挂水的梦想。但卫生部门叫停了她的行为,因为法律法规要求,除非急救、义诊等情况,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滴滴医生”若属急救、义诊,就象此次试行时定位为公益活动一样,上门服务尚不存在争议,一旦存在收费行为,或者属于日常诊疗,就可能触及相关法律的红线。问题是,“滴滴医生”不会局限于公益活动,也不应与120同化且只针对急救,那么,“滴滴医生”的存在,就面临着一个法律难题。

其二是人才瓶颈。当前的诊疗模式固然存在不合理,但让优秀的医生集中于医院,让患者去找医生看病,尽管患者来回很折腾,但不可否认,这样的模式更能节约医生的时间,更能发挥现有紧缺人才的作用。假如让医生在街上等患者,其处于闲置状态的时间无疑更长,这与电召出租车出现之后的空载率减少不同,增加医生电召服务,反而可能浪费资源。假如不克服人才瓶颈,或者不改变患者只找名医看病的习惯,“滴滴医生”在方便一部分患者的同时,总体上的看病难可能反而加剧。

法律瓶颈可通过修法、通过变通和限制服务范围、延伸签约服务等方式来突破;人才瓶颈可以通过实施分级诊疗、理顺诊治秩序,让更多优秀的医生能够闲下来等方式突破,也可以立足社会培养出专业的“滴滴医生”,专门从事电召服务。总之,在互联网医疗发展迅猛的当下,“滴滴医生”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假如这些问题得以破解,“滴滴医生”成功复制了电召模式,在家看名医真不是梦想。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百家,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 maisixiang1,成为我的整百订阅用户(如第一百位,第二百位……依此类推),将获赠一本我的签名本新书《摸着历史过河》,活动截止2015年12月31日。礼物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出手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