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有好报:德西萨的第三个波马

连续三年参赛,两度夺冠,只留下一块金牌。25岁埃塞俄比亚小伙德西萨的波士顿马拉松经历,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连续三年参赛,两度夺冠,只留下一块金牌。

25岁埃塞俄比亚小伙德西萨(Lelisa Desisa)的波士顿马拉松经历,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2013年之前,德西萨没跑过全马。那年1月,他在迪拜征战人生第一个马拉松,结果首战便一鸣惊人,以2:04:45勇夺冠军,这一成绩在马拉松首秀榜上排名史上第五。

3个月后,德西萨在波士顿迎来第二场全马,又以2:10:12拔得头筹。

冠军的义举

不过,就在他头戴橄榄枝“桂冠”、高举银奖杯之后两小时,就发生了那起造成3死260伤、震惊全球的“4·15”波马爆炸案,一下转移了世人对比赛的关注焦点。那一届的男女冠军是谁,似乎已经无人在意。

当时德西萨已经回酒店冲完澡、吃过午饭,正在房间里休息,等待下午的正式颁奖仪式期间,从电视上得知了这桩恐怖袭击事件。酒店大门因此紧闭,颁奖典礼也取消了。“我的快乐变成了悲伤。”德西萨事后说。

那年10月,德西萨又回了一趟波士顿,这次是去跑波士顿半马。最终他以1:00:34夺冠,并打破赛道纪录。

赛后在和朋友一道去吃晚饭前,他提出要去一趟波伊斯顿街——只为重温跨过波马终点线的感觉。他向朋友感慨:“没人知道我是谁。”

事实上,波士顿没有忘记他,因为他作的一个令人称道的决定:将自己的波马金牌,捐献给波士顿市!

据《纽约时报》报道,那届波马赛后一周左右,德西萨回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重新开始训练。一个埃塞记者问他:“你打算为那些在波士顿失去生命的人们做些什么?”

德西萨一愣,他没想过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自己无能为力:“我什么也做不了。”

但这个问题从此一直回旋在他的脑海中。他有了一个想法:把自己刚到手的金牌,捐赠给理查德一家——在爆炸案中痛失8岁幼子马丁、他妹妹简也失去左腿的那家人。

经过与波马官员协商,德西萨最后决定,将金牌回馈给波士顿,借此向所有死伤者致意。

2013年6月23日,在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举行一场10公里跑的起跑仪式上,德西萨将那枚镶钻镀金、用镜框封装的冠军奖牌,郑重交给波士顿市长托马斯·梅尼诺(Thomas Menino)。

他还通过翻译,向在场的六千多名参赛者致辞:“体育拥有团结和连接全世界人们的力量。体育永远不应被用作战场。”(Sport should never be used as a battleground.)说得真好!

仪式过后,德西萨又提出,想私下会会爆炸案的两个受害者:失去小腿的女舞者阿德里安·哈斯雷特-戴维斯(Adrianne Haslet-Davis),和她同样受重伤的丈夫亚当·戴维斯。

见面之时,他拿出自己的波马号码布,送给这对年轻夫妻。同样用镜框装裱起来的号码布上写着:“致阿德里安和亚当:你们的勇气激励了我。”感激的小夫妻将它挂在客厅墙上。

后发制人

在他的“马拉松元年”,德西萨总共跑了三场全马,取得两金一银的骄人战绩:2013年夏,他在莫斯科世界田径锦标赛荣获亚军,仅比来自肯尼亚的冠军基普罗蒂奇(Stephen Kiprotich)慢13秒。

可惜德西萨出道第一年的亮眼表现好景不常,近一年多来他运气欠佳。

2014年,德西萨再战波士顿马拉松。虽然这次他备战充分,年初还在阿联酋RAK半马跑出59:36的好成绩,但不幸的是,赛前不久他脚踝受伤,起伏不平的波马赛道让他感觉“难以保持平衡”,只得中途弃赛。

赛后他开始疗伤。去年11月,他在纽约马拉松复出。那次他开局感觉不错,但到了15公里处突然想尿尿。

“我怎么办呢?如果我停下来小便,那些家伙肯定不会等我。”赛后他笑道,“我感觉很不舒服,肚子很胀,又不敢放松。这种情况以前在比赛中从未发生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可能是天太冷了。”

尽管如此,德西萨还是憋到最后,并甩掉前纽马冠军杰弗瑞·穆泰等高手,直到进入中央公园的最后冲刺阶段,才不敌前世界纪录保持者、肯尼亚名将基普桑,屈居亚军。

今年1月在他的福地迪拜马拉松,德西萨也是在最后一公里被队友贝尔哈努(Lemi Berhanu Hayle)击败,以24秒之差(2:05:52)错失金牌。

在今年波马的精英选手中,实力最强的是肯尼亚人帕特里克·马考,他2011年曾在柏林创下2:03:38的前世界纪录;德西萨排名第二(PB就是首马成绩);其他高手包括2012年波马冠军、肯尼亚人科里尔(Wesley Korir)等等。

在东道主方面,去年的冠军梅布(Meb Keflezighi)和美国选手的前几名都来了,但“马拉松王子”霍尔(Ryan Hall)缺席避战。

对此,有美国评论员挖苦说:“阵容中没有霍尔,意味着赛前炒作变少了,但比赛日表现会更符合预期;孔雀开屏少了,但完赛率会提高。”

总的说来,本届波马参赛阵容并非最强,原因是基梅托、基普桑等当今世界几大顶尖高手,都扎堆去跑下周日的伦敦马拉松。

德西萨为此役制定了非常高明的策略。发枪后,他不显山露水地跑在第一集团中间,静等波马赛道上无可避免的消耗战。

直至过了“伤心岭”、比赛只剩最后几公里时,他才开始发力。此时只有三个人跟得上:埃塞队友泽盖(Yemane Tsegay)和肯尼亚人切贝特(Wilson Chebet)、科里尔。

到了39公里,德西萨再次加速,甩开三个对手。泽盖试图反击,但此时的他已是强弩之末,很快就力不从心。德西萨却是后劲连绵不断,第25英里跑出4:37的配速(每公里2分52秒),让队友难以招架。

他以2:09:17第一个冲线,比亚军泽盖快31秒。德西萨在赛后接受采访说:“35公里过后,我就知道自己能赢。”至于原因么,“因为我后劲大。”他微笑着说。

德西萨再度夺冠波马,似乎应验了一句老话:好人有好报。

美国第一人

第三到第六名均为肯尼亚人,但没有马卡乌:他在5公里处就因伤黯然退赛。

第七名是美国选手达森·瑞曾海因(Dathan Ritzenhein,简称瑞茨,即号码布上印的Ritz)。

瑞茨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因为他第一次跑波马,就获得比卫冕冠军梅布更好的成绩——2:11:20/第七 vs. 2:12:42/第八,而且在比赛中多次跑在第一集团的最前面。

率先以1:04:01通过半程点之后,瑞茨一度被其他选手甩下,但到了最艰难的纽顿四小山(Newton Hills),他竟然凤凰涅槃般地杀回第一阵营并数次领跑,以1:31:58第一个通过30公里!梅布也紧随其后。

这一幕让观众大声叫好,以为2014年的奇迹又要重演:美国人再夺波马金牌!这当然只是一厢情愿,东非人只是留有后手。

瑞茨的出色表现,主要归功于这位越野高手强悍的跑坡能力,以及他对波马的寒冷、大风天气作了最坏的心理准备。

其实瑞茨并不是马拉松新秀。1982年12月30日出生的他,和霍尔属于同一辈分:他们与美国一英里纪录保持者艾伦·韦布(Alan Webb),均毕业自密西根罗克福德高中2001届。

瑞茨三度夺得美国越野锦标赛冠军,2009年曾打破美国5000米纪录(12:56)。他还连续三届入选美国奥运代表队(从雅典到伦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以2:11:59获得第九,排名美国选手第一(霍尔第十)。

瑞茨的全马PB是2012年在芝加哥创造的2:07:47;他的半马PB是2009年在伯明翰半马世锦赛跑出的1小时整,在美国仅次于霍尔的59:43。

不过,瑞茨有一大弱点:是个“容易受伤的男人”。有人评论说:“只要不受伤,他就很优秀,很顽强。”多次苦于应力骨折的瑞茨,波马前的最近一场全马,还是一年半前的2013芝马。

明年的第120届波马,很难指望美国选手会有上佳表现,因为各路高手将云集2016年2月在洛杉矶举行的里约奥运选拔赛。波马固然是“城市马拉松至尊”,但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毕竟更加稀罕。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