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取决于什么

门肯是上世纪20年代美国知识生活的中心人物。他的辉煌巨著《美国语言》在1919年出版,后多次再版。虽然门肯坚称他不是学者,认为自己只是学者获取数据的消息源,但《美国语言》的学术价值依然备受推崇,这本

没有金牌编剧,国剧如何走出国门?

陈方

“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文化自尊的伤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在谈及韩剧热时,不由自主地提到了“文化自信”。韩剧一热,中国文化就受伤了,这样的观点可能会遭致很多人的批评。但是,在分析韩剧为何这么火时,许钦松剖析得很中肯:韩剧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弘扬文化就应该多讲故事,反观我国影视业,很少有人重视编剧。

没有“明星编剧”,哪有“明星剧本”?热播的韩剧光鲜亮丽固然和它的包装有很大关系,但故事好还是它走红的内在驱动力。在周围很多人热议《来自星星的你》时,我采访过一位剧评人,她说不管是国剧还是外剧,凡是以编剧为主的电视剧都挺好看的,如果只把编剧当作一个敲字工的,即便有好故事,拍出来的电视剧也很烂。韩剧和美剧中的台词,遣词造句都非常考究,比如美剧《绝望的主妇》,每集结束时都会有一段金句,穿插剧中人物命运。而很多韩剧在拍摄前,演员们要坐在一起读剧本念台词,反复咀嚼剧本中的对白,有拗口的句子,当场要修改。拍电视剧其实和写文章一个道理,优美的句子,是可以打动人心;优美的台词,也会拉高整部剧的LEVEL。

国剧事实上也完全遵循了这样的规律,那些被观众追捧过的国剧,它的编剧的名字一定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有多少人不喜欢琼瑶,但她当年制作的电视剧基本都火了。六六的《蜗居》、宁财神的《武林外传》、麦家的《暗算》、都梁的《血色浪漫》,编剧的名字和这些热播剧已经牢牢捆绑在了一起。《潜伏》当年在谍战剧中一枝独秀,俘获观众,与其“微言大义”不无关系,许多人对编剧的台词工夫尤为折服,历史的台词对当下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每当有外剧在国内蹿红时,我们就会反思国剧的低谷。外剧当然也和国剧一样,不可能部部都火,否则那么多美剧也不可能被“拦腰砍断”,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一百部美剧韩剧中,能在中国火一部就不错了。但我们还是要清醒地看到,从2000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了电视剧生产大国,2000年中国的电视剧年产量就突破了1万集,在此之后每年都以数千集的数量在剧增,直到2012年问鼎峰值1.7万集,创下了美国同年电视剧产量的4倍。遗憾的是,能被观众记住的电视剧凤毛麟角,更多的电视剧都成了炮灰。

国剧的质量为何急剧滑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个产业中,很多人已经不再把拍摄电视剧看作是“创作”,而仅仅当作是“投资”。当电视剧的拍摄成为一种吸金的手段,它就会像商人生产商品一样开始流水线作业。没有了艺术创作的氛围,编剧的重要性是很难体现再出来,沦为“敲字工”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许钦松委员说,“过去电影的字幕,第一打出的是编剧,然后才是导演、演员,现在电影直接打‘某某作品’,编剧却跑到跟烟火、灯光、舞美一样的后排位置去了。”不重视编剧的影视业是畸形的,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影视业的健康发展。与中国编剧地位日益尴尬的处境相比,国外编剧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往往居于重要位置。尤其是在美日韩等电视产业发达的国家,优秀编剧是电视创作的核心,他们可以挑选演员、导演,负责拍摄过程中的所有事务,其影响力贯彻整个制作始终。

不仅如此,在工作之外,优秀编剧还深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追捧。很多观众都有明显的编剧情结,就像追明星一般追捧知名编剧,人们往往因为喜爱编剧,从而带动一部新戏的热播。当然,国外编剧们的身价也像他们的地位一样,高高居上。近年来,韩国影视剧以强劲势头席卷东南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韩国的影视剧制作体系,其中编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的文化要靠好的故事承载,好的故事又要靠优秀的编剧来创作。所以,与其“嗔怪”韩剧热播伤害了中国文化的自尊,倒不如真正反思我们该如何培养更多的“金牌编剧”。有了“金牌编剧”,中国才可能有更多的影视剧走出国门输送到海外。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