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手抓改革的好处

面对各种反对的声音,皇帝要想主导改革,把改革的措施推行下去,政治智慧以及非常规手段往往起到了关键作用。

今天我们聊聊改革。

改革这个词,听起来非常大,也相当笼统,想具体去描绘,也很简单,就像手机的系统升级,一个系统再稳定,再好用,时间长了也会发现有很多缺陷。怎么办呢?通过不断地升级去减少缺陷,然后增加新的功能,让系统更稳定,更便捷。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有很多次,有大有小,有成功也有失败。不过改革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上至下的,从下至上的不叫改革,叫革命,或者叫起义,就不是升级系统了,相当于系统重装,装好之后,再从一个低版本开始,慢慢升级,成本很高。那么改革既然是从上到下,那肯定要从这个国家的顶层开始推动,顶层是谁啊,皇帝,所以,皇帝如果不同意改革,是不可能改成的。皇帝亲力亲为去主导改革,力度往往是最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说一个强有力的皇帝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把反对的声音压下去。所有的改革都会有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既得利益集团,这一点大家很容易理解,本来我们已经得到了那么多利益了,你一改革,把我的利益改没了怎么办?但另一方面大家往往会忽视,就是来自于整个体制的惯性。大家都很习惯什么事怎么办了,你非改革,改了革我们这么办可能就不合适了,可能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比方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当时要胡服骑射,本来是一个对国家发展非常有利的改革方向。因为过去汉人打仗,主要兵种是战车部队,我们一说那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就是“战车千乘”,但是战车作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每辆车需要配的人太多,四匹马,车上仨人,车后面要跟97个人,共一百人算一乘。没有这么多人做保障,战车的威力就很难发挥出来。另外,战车部队在平地作战才能发挥威力,阵型还不能乱了,一乱就没法打了,战场就成了车祸现场。骑兵就不一样了,又能单兵作战,又能集体冲锋,灵活性很强。为什么我们骑兵很少呢,马少是一个方面,关键是穿的衣服就不行,汉人的衣服长袍大褂、宽领肥腰,看着很飘逸,但是骑马就太不利索了,并且古人那时候的衣服是没有内裤的,所以我们说过去到哪里一坐,都是促膝而谈,要跪着聊天,要不然太容易走光了。大家想想内裤都没有,怎么个骑马?骑完得磨成什么样。那么,胡人的衣服就很适合骑马,所以赵武灵王就要大家都穿少数民族的服装。但是这个改革的阻力是非常大的。凭什么这么穿啊?我们民族的优越性是不是就没了?孔子都说过,“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咱们的衣服是很能体现华夏民族的优越性的。古人说“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只有穿着得体、再加上讲文明懂礼貌,才是正统的华夏人。这就说明我们过去对异族从衣服上就排斥,衣服本身就是文化嘛。所以,赵武灵王一说要胡服,大家都觉得他胡说,除了少数大臣支持他,都坚决反对。怎么办呢?你要是强制执行,难度大,效果也未必好;要是一个个做思想工作,多少年都做不完。赵武灵王就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就是他的叔叔公子成,他叔叔作为赵国的老人,声望很高,赵武灵王就去找他叔叔,摆事实讲道理,讲改革的好处,不改革的坏处,结果,他叔叔被打动,第二天就穿着胡服上朝了,别的大臣一看,赵武灵王的叔叔都穿胡服了,我们也穿吧,果然,赵武灵王再上朝,满朝文武都是最炫民族风。胡服骑射在赵国就实行起来了,赵国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骑兵,成了战国的强国。

当然,我们说像赵武灵王这样,改革光从老人这里找突破口,也未必就都能行,所以说皇帝在主导改革的时候,也会适当运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比方说著名的“皇帝改革家”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当年改革的第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迁都,把都城从山西平城迁到河南洛阳,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是反对的。那好吧,魏孝文帝就告诉大家,咱不迁都了,咱们南征,去打南齐。迁都的事大家不同意,虽然北魏以前也迁过都,但魏孝文帝包括自己手下这些人都没什么迁都经验,没有经历过,大家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往往会有天生的恐惧感,但对自己熟悉的事就没这么恐惧了。打仗咱们熟悉啊,虽然大家也不愿意去打仗,但是相比迁都,觉得还是打仗要靠谱一些。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人困马乏,官员们受不了了,就纷纷劝说孝文帝改变主意,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大举南征,势必生灵涂炭,这是天下人不愿意看到的,咱们还是别打仗了吧!孝文帝假意发怒,说:“我当皇帝就是要平定天下,你们这帮读书人目光短浅、妖言惑众,如果误了我的军国大计,再敢阻拦我,定斩不饶!”大臣们包括一些皇亲贵戚一听这话都急了,很多人哭哭啼啼地上前劝阻,孝文帝就坡下驴,这才说,如果不南征也可以,咱们把首都迁到这里可好?大臣们当然高兴,都说这样最好,是“天下苍生之幸”。这样,迁都的事就定了,连都城都迁了,后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就很顺利地推行下去了。我们看孝文帝他对大臣们的心理是非常了解的,迁都,大家没经验,不愿意冒险,那好,我找个借口,选看起来没那么冒险的南征。南征,遇到了困难,大家实在不想打了,那我们选择一个看起来没那么困难的迁都,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自然又站到了迁都这一边,所以面对各种反对的声音,皇帝要想主导改革,把改革的措施推行下去,政治智慧以及非常规手段往往起到了关键作用。

事实上,还有一种由皇帝主导的改革,也很有意思,就是说不是那么大张旗鼓,而是看起来无声无息的,但实际上力度却很大。比方说唐宣宗李忱,这个皇帝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的人生很有传奇色彩,他早年在争夺皇位的风雨中通过韬光养晦活了下来,装疯卖傻躲过皇帝的追杀,隐藏在民间很多年,最终卷土重来登上皇位。有很多人因此称他为痴呆皇帝、智障皇帝,或者从傻子到明君。但其实一个皇帝在青年时期受过人生的磨难,其实是很重要的,也是他能够成为一代明君的基础。因为至少他知道民间疾苦嘛,另外坎坷可以让他更珍惜自己的权力。从古至今大多这样。在唐宣宗即位时,唐朝的形势已经十分没落了,内部因为“安史之乱”带来的藩镇割据四分五裂,加上宫内有宦官专权、朝廷有牛李党争、民间还有农民起义,可以说是很大的烂摊子。而唐宣宗呢,却把这一摊子收拾得很好,以至于后人拿他与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称之为“小太宗”。其实唐宣宗也没有非常明确地提出什么改革口号,就是采用了相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比较“常规”的手段治理国家,限制宦官势力啊,控制高官人数啊,勤俭节约啊,重点改的是风气,风气改了,唐朝的元气就开始恢复了。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唐朝的宫里养着一些艺人,有点像专业的文工团,文工团里,有的乐工、倡优仗着皇帝的宠信,胡作非为,谁也不敢惹,并且时不时还干涉朝政。到了唐宣宗这里,他就要纠正这种来自文工团的不正之风。有个叫祝汉贞的艺人,以滑稽著称,反应敏捷,非常诙谐,单口相声说得很好,当然那时候还没叫相声,也没叫什么清口脱口秀什么的,这个人而且特别善于现挂,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包袱。有一次,他给唐宣宗表演,说着说着就提到了政治上的事,具体什么事也不太清楚,大概是模仿了前朝的皇帝或者是丞相,皇帝非常生气,立刻翻脸,说:“我畜养尔等,只是供戏笑,岂可干预朝政!我养着你们,就是为了开心的,岂能允许你们这些戏子干涉朝政!从此就疏远了他,并且他儿子后来贪污事发,被用杖打死,然后还把他流放。所以,艺人最好还是离政治远点,哪怕你成天拍政治的马屁,这马屁也有可能拍到马腿上。另外,还有个艺人,是个音乐家,因为小事杀人,被关进大牢。乐工们为他求情,说他有绝艺,可为唐宣宗游宴助兴,要求赦免他。可唐宣宗说,我也很可惜,但是跟你们可惜的不一样,你们可惜的是他的艺术,我可惜的是高祖太宗定下来的法律,法律面前,艺人有赦免权吗?就下令把这个音乐家给用杖打死。

所以我们还是说,所谓改革,也不一定非得旗帜鲜明地挂起来再执行,有些事可以不用说,直接做,或者是边做边说,先做后说,比说了不做好的多。关键要看皇帝,能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当然,皇帝主导改革,也有失败的。像北宋仁宗的“庆历新政”、清代光绪皇帝的“戊戌变法”,客观来说皇帝已经做得挺好了,你像宋仁宗,他不仅有着两宋第一帝之称,而且他还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开创了宋朝唯一的盛世;而光绪呢,引进了当时中国人所想到的最全面、最深入的改革措施,直到今天他的改革诏书中还有很多能供我们中国人推进改革加以借鉴的一些重要原则,他锐意进取、积极改革的精神,是年轻人投身时代改革的榜样。所以说,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皇帝本身是否具有胆识和魄力,也不仅仅取决于民众是否支持,而是要综合考量改革时机、时代背景、民心向背、社会信息沟通、历史发展规律等。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改革的结果成功还是失败,凡是主导改革的皇帝,在历史上基本上都留下了好的评价,即使那些留下差评的,比如王莽,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历史的洪流总在向前发展,就像孙中山先生所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改革就会倒退,比方说刚升级了ios8.0,可能不太好用,容易闪退,但是,如果你再退回去,退到什么4.05.0,就会发现,还是升级好。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