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和趣味批判在当下语境里都没有合法性,只要不违法,观众怎么选择都是对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需要弘扬,但在文艺作品里从弘扬变成了生硬灌输,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起反作用。
《百团大战》触发的“票房神迹”,具体成因坊间多有议论,且不去说它,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百团大战》绝没有取得普遍的观众认同——如果像《大圣归来》一样“自来水”成灾,在低排片的困境下逆袭成功,当然是成就一段佳话,不会有人横加“阴谋论”指责,而即使在主旋律电影的框架里审查,也有《建国大业》《智取威虎山》这样成功吸引观众的力作在前,自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题材。
国家高调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节令点上推出一部抗战题材电影,其实从档期选择上并无差错,事实上,除了这部国产的《百团大战》,同期还有一部引进的俄罗斯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当然,后者在热火朝天的国内影市上果然就“静悄悄”了,并无引发多大的响动,但两部电影同样是反法西斯题材,题旨、意趣却迥然相异,票房并不跟影片艺术质量划等号,相较而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颇多值得中国电影借鉴之处。
首先具体选材上就有区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自虚构的小说,《百团大战》则有战史大背景,前者将笔墨集中于几位苏联红军女兵,讲述她们在一次遭遇战中的牺牲故事,线索清晰,叙事集中;后者则从统帅到小兵,几乎事无巨细的刻画了十数位有名有姓的人物,身份、背景、国族各异,在一个历史大事件下拢作一团,对整个百团大战的进程倒是有了历史教科书式的铺陈介绍,但重心偏移,有气无力。
道德绑架和趣味批判在当下语境里都没有合法性,只要不违法,观众怎么选择都是对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需要弘扬,但在文艺作品里从弘扬变成了生硬灌输,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起反作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通篇很少刻意煽情的渲染,但几位靓丽女兵渐次凋零,本身就是对法西斯的最有力控诉,而女兵们的牺牲精神,相信会从心底里打动每一个用心去看的观众。
而且这些女兵性格各异,也各有缺点,使得人物鲜活灵动,令观众更易带入;《百团大战》里几乎是一幅英烈群像,男女老幼全有,但面目模糊,塑造的力度却远不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如何删繁就简,举重若轻,两部影片正好给出了一正一反的例证。
既然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战争背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索性就把德军士兵当作姓名不详的恶魔,无须多赘笔墨;《百团大战》则还要脸谱化的将日军将领一股脑展现,说实话,其间表现方式还是与“抗日神剧”一脉相承——日军将领都是凶而无能之辈,空有武器优势,怎奈我军民英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则不然,片中鲜明的给出了敌我、强弱的对比,武装到牙齿的纳粹党卫军伞兵,在战斗技能、战术素养甚至所装备的性能上都超过红军女兵几个层次,若不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先声夺人的遭遇战打法,恐怕红军这边损失会更惨重。
当然我们需要刻画战斗英雄,在电影中也必须做合理的艺术夸张,但内中的分寸、界限、尺度,都必须细加拿捏。对于反侵略民族英雄的讴歌,需要符合时代精神的浪漫主义手法,譬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那些白桦林、池塘、女兵们美丽的身体,动人的《喀秋莎》歌声,现代的年轻观众看起来并无障碍;但《百团大战》中则过于平铺直叙,直把热血做狗血,殊令人惋惜。
以小见大,方是电影真章。即使像“世纪悲剧”、“大决战”系列那样由多部电影组成的战争史诗,单部影片中还是相对会有主要人物,而对于百团大战这样一场驳杂繁复的由若干场小战斗组成的会战,通过单部影片展现,本就是选题错误。
记得《亮剑》里有一场戏,讲日寇虏了李云龙的妻子,李云龙打到县城去解救,一路上各地方部队、游击武装、军民百姓们并未接到具体指令,但也自动的参与到这场战役中去,横竖是打日本鬼子,抛头颅洒热血甘做无名英雄——此一战斗状态,不正是百团大战最好的艺术写照?如果能截取此种有分量、充满感染力的故事段落来展演,岂不是比蜻蜓点水般的绍介整个百团大战进程要有力道得多?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原型其实是几位男战士,但作家瓦西里耶夫将之改为女性,妙笔便生了花。“大节不虚”没问题,但这“小事不拘”如何个“不拘”法,才能更深刻地折射出创作者的艺术功力。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静的白桦林,静静的墓碑,既无坦克也没大炮,却比《百团大战》里的隆隆炮声更响彻云霄。
【微信公号:moviedianying】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