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亲情是团年饭最好的作料

透过美食,电影展示的是全国各地的人们,对这一节日的特别尊重与坚守,对于亲情的极度重视和维护。无论是守在父母身边的年轻人,还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如果看片时不小心落泪了,这眼泪也是开心与欣慰的。

我们国家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美食传统,中国人琳琅满目的食物让西方人赞叹不已,华夏儿女对饭局的热衷同样让他们难以理解。炎黄子孙不仅会吃,更是将饮食发展成一门学问,上升为一种文化。因此,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创造很高收视率,也就丝毫不会让人奇怪了。在热播两季之后,主创团队又有了新的追求:2016年1月7日,专题片的电影版《舌尖上的新年》,就将登陆各大影院。

《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的并非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本身就是一档非常亲民,非常接地气的节目,将美食系列与春节对接起来,显然是个很好的创意,既会受到既有电视片粉丝的喜爱,也会打动从未看过纪录片的新观众。

在4K摄影机的超清画质之下,广西平乐的“十八酿”,呼伦贝尔的布里亚特肉包子,台南的红蟳米,香港元朗的烧鹅,湘南农家的风干腊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美味,都用最完美的形态展现了出来,带给观众最为震撼的视觉冲击,穿插其中的大特写,让我们几乎可以身临其境,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让大家的肠胃运动更加激烈,对美食的渴望也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你是一枚吃货,边看边流口水当然不算什么,即使不太沉迷口舌之欲的人,面对这一系列的美食轰炸,真的能沉得住气吗?

但是,如果一部大电影仅仅是美食展示,那它的境界显然是有限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是最注重亲情的民族。透过美食,电影展示的是全国各地的人们,对这一节日的特别尊重与坚守,对于亲情的极度重视和维护。这是一部充满人情味与人文关怀的影片。无论是守在父母身边的年轻人,还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如果看片时不小心落泪了,这眼泪也是开心与欣慰的。

春节肯定是各族民众最为看重的节日,而春节的餐桌,不仅是让人大快朵颐之处,更是维系亲情(当然还有爱情与友情)的关键纽带。到了春节前年,不管是冰封千里的东北平原,还是一片春意的广西沿海,无论是黄土层积的陕北高原,还是河道密集的江南水乡,无数游子热切地盼望新年,是因为可以回到家乡;春节的年夜饭特别美味,是源于可以同家人一道分享。让人迷恋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无法替代的温馨氛围;让人感动的,不仅是各种菜品,更是浓得化不开的骨肉亲情。

现在的春节,因为去掉了祭祀礼节,许多家庭甚至去酒店团年,无形中减少了宗教与文化传承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这个年节的庄严程度。有些事情,一定要自己亲手去做才有味道,有些情感,一定是要亲身体会才更为珍惜。正如无论科技怎么进步,多数女性也应该不会将生孩子的事情完全交付给人造子宫,而放弃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温馨岁月。在自己家中,用自己的双手做出的一道道新年菜肴,即使不如酒店专业,但无疑更有过年的感受,更有使命感与愉悦感。

新年的餐桌,当然要将最好的食物拿出来,将最好的手艺展示出来,将最好的心意呈现出来。我们从湖南老人在制作腊肉的庄严神情内,从福建妇女们在年糕上点红的认真态度里,从浙江渔夫一遍遍地洗刷河豚的负责精神上,从山东厨师制作糖瓜时的专注目光中,看到的是对传统的坚守,对亲情的珍惜,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去的一年,也许一帆风顺,也许磕磕绊绊,但新年的爆竹一响,一切都成为过去,新的一年可以重新开始。而新年的餐桌,自然就成为凝聚家族力量,传承家族信念,弘扬家族理想的最佳平台。

诚然,春节未必一定要回到家乡,过年未必一定要做太多菜肴,琐碎的程序未必一定要坚持到底,但身为龙的传人,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一定是不能丧失的。在有条件、有机会、有能力之时,多花时间陪陪家人,其收获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这样的电影,是不会担心“剧透”的,影片结尾时,全国各地的男女老少在摄像机下,用当地特有的方式向观众问候新年, 这一场景无疑是最令人感动的。正是《舌尖上的新年》团队的大量付出,我们在新年前夕才能看到这样触动肠胃更感动心灵的作品,正是他们的精心安排,这些普通人才能幸运地登上大屏幕,留下一次注定难忘的新年记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