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跟我们无关吗?推演解析“十三五规划”

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迥然有异,与既往“五年规划”和“五年计划”相比,“十三五规划”的政策诉求必将显著不同。

市场经济的益发勃兴,使得“五年规划”不再成为舆论瞩目之焦点。

今天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日,而“十三五规划”恰恰是本此会议的核心议题。这要是放到以往,如此重大的事件,国家领导人闭门开会4天,党报头版头条是毫无疑问的,就是市场化的都市化,也起码在头版重点体现一下。但是,刚看了下纸媒反应,仅拿江苏的两大都市报为例,《现代快报》和《扬子晚报》的头版上硬是一点痕迹都没有。

那么,“五年规划”真的不重要了吗?真的与我们无关吗?

“五年规划”很重要!“五年规划”的研究制订,事关我国经济(以及其他政治议题)未来五年的目标和方向,在这个大的框架蓝本之下,未来每年的政策诉求均须与此相配套。

不要将“五年规划”误等同于“五年计划”,认为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与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不合时宜。事实上,所谓的“五年计划”仅是一种说法,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从“九五计划”(1996—2000年)开始,以后历次的“五年计划”均仅是顶层设计和方向引领,具有明显的市场规制特征,已与计划经济毫无干涉。此后,为避免舆论解读的歧义,更于2005年明确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还要不要“五年规划”?肯定是需要的!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当下又处于急速转型的大经济体,对未来一阶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民生保障,这些是极有必要提前规划的,否则,目标和方向变幻不定,对经济和民生是很难形成系统推动力的。更何况,事关深化改革的一系列议题,诸如行政职能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这些也是需要规划的,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体系,如何才能平衡好中央与地方、国资与民资、先富与后富的利益关系?而如果不平衡好这些利益关系,既定政策的具体落实又如何形成系统的推动力?

与任何个人和企业一样,个人如果没有规划,如何成长?企业如果没有规划,如何定战略、定战术?国家层面的“五年规划”亦是同理,也正因为此,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曾经表示,尽管美国、欧洲和中国都面临着各自的经济挑战,但他建议,美国可以学习中国采取更宏观的经济计划,比如制定策略、进行五年规划等,解决本国问题。

正在研究制订的“十三五规划”,与既往“五年规划”和“五年计划”将有何不同?

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迥然有异,与既往“五年规划”和“五年计划”相比,“十三五规划”的政策诉求必将显著不同。

具体到经济层面,十三五规划可能更强调经济质量的提升、而不单单是总量的增长,更注重消费需求的提振、而不仅仅是投资的拉动,此外,在确保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民生保障兼顾亦将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重点体现。

对于十三五规划政策制订诉求的转变,我们在此前召开的相关会议中可见端倪。在5月召开的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总书记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十三五”规划的十大目标,包括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十个方面。

科学的规划,总是建立在对现实客观认识基础上的,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不同既往,决定了十三五规划政策研制诉求的不同。还是落实到经济层面进行讨论,在十二五规划正式启动研制的2010年,我国GDP增速为10.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8.4%,但是,在十三五规划启动研制之当下,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仅为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为10.4%,我国当前主要经济数据的不景气,充分表明我国经济未来五年应对挑战的艰巨性。

当然,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匀速下行,我们不宜盲目悲观,这既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必要的周期性调整,也是任何一个经济体迈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均会遭遇的现象。

但是,我们也同样不可掉以轻心,未来的五年,如果我国经济能够顺利转型升级,那么,不仅我国经济能够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更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如果未来五年我国经济不能成功转型升级,那么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将陷入滞胀的窘境,而且更意味着我国经济错失了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宝贵机遇期。

立足现在,才能放眼未来。在十三五规划即将全面研究制订之际,我们希望,十三五规划对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制订,尽管不宜将经济增速设定得过高,但合理的“稳增长”却是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防止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出现,也才能给我国经济深化改革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窗口。

其次,十三五规划对我国经济未来五年“调结构”的方向明确,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层面的政策支持,包括财税改革、行政职能改革均应设定具体推进的路线图,因为,只有体制和机制层面的创新,才能从根源上对我国经济的“调结构”起到激发作用。

最后,我们还应明确认识到,十三五规划具体落实的五年,恰恰是我国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这就需求我们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真正抓好民生保障,加速推进二次收入分配改革,针对教育和医疗资源应进一步合理优化配置。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