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场景第一公里 京东金融大数据战略渐成气候?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数据开发以及由此带来的风控等衍生服务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一些业务模式和互联网金融场景化产品已经开始丰富、成熟的平台也纷纷将新业务重点拓展到了底层的基础性服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数据开发以及由此带来的风控等衍生服务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一些业务模式和互联网金融场景化产品已经开始丰富、成熟的平台也纷纷将新业务重点拓展到了底层的基础性服务上,例如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服务等。各大金融巨头纷纷抢占这一高地,但胜出者寥寥。

作为国内发展相对较早,生态圈较为成熟,业务触角也更为多元化的金融科技平台,京东金融这几年一方面得益于用户移动互联以及便捷支付体验迁徙带来的互联网化理财、支付的红利;另一方面受惠于京东集团沉淀、积累的庞大、海量基础数据,在大数据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开始受到业界关注。

近日,京东金融与聚合数据达成战略合作,在风控、支付、消费金融等多领域进行纵深合作,露出了京东金融在投资布局上的冰山一角。实际上,京东金融投资的数据公司不止聚合数据这一家,其副总裁姚乃胜透露,京东金融这两年来投资了一系列的数据企业。如此布局,不由得让人联想,京东金融到底想干什么?

数据是科技金融的基础

据京东金融透露,底层的大数据开发也从一开始就成为京东金融的业务规划之一。其实,在所有科技金融化的平台中,虽然业务发展先后顺序有所差异,各自的业务优势也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从支付开始做起,并以支付为基础,逐渐衍生、培育出独特的模式,但不管如何衍生,基础都是风控,都是数据做支撑。

作为国内主流的科技金融平台,京东金融依托于京东商城的优质用户和数据源,加上自身在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数据积累,已经实现了一种依托于大数据的全生态服务能力。到了这个阶段,京东金融平台内部的产业链环节已经基本梳理通畅,产品的种类和业务模块已经开始建立。截至目前,已经拥有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众筹、保险、证券。下一个目标,其实就是把底层的服务做的更为扎实,也就是将平台的基础服务进行整合并连接外部生态,将数据、风控、账户等几个核心的要素打通。

京东金融的高管层在多个场合表示,京东金融一直看重三件事情:风控,账户和连接。但数据既可以作为风控的基础设施,又可以起到对外连接的桥梁作用,有必要尽早布局。金融金融早在两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真的不简单。

投资布局的成果

科技金融化平台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业务模式已经日渐成熟:无论是消费金融、支付场景还是在线理财,以及众筹、保险等,都开始利用平台的流量、数据和用户优势,结合各种传统金融、消费化场景进行铺设,而底层平台上的风控及账户,则为业务模式形成支撑。

京东金融目前正在搭建这样一个覆盖了风控、技术、数据、模型的底层设施,希望通过这种平台来连接外部的服务需求。而要做到“连接”这个环节,数据无疑是最好的手段,因为数据一方面是和风控直接关联的,另一方面也是连接的一种渠道。

接下来该怎么做呢,除了现有的平台化数据和模型以外,投资生态圈以外的其他数据平台和服务商,不失为一种最快、最好的方式。

因为未来的数据化运营之战,将是一个“联动效应”,只有覆盖更多可靠数据源和技术工具,才能实现未来更多有场景和技术支撑的账户管理和平台化运作,这样数据才能成为一种渠道,一种平台化输出的媒介。

数据的场景化连接

数据与风险管理既然是底层服务,那么长远场景必然是作为一种必要的价值服务进行输出,而不仅仅是局限在京东金融这样的科技金融生态圈内。从大众消费趋势而言,电子商务交易是社会化服务的一个部分,但是仍还有大部分O2O以及其他非电商标准化服务也在逐步被互联网化,而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可以被赋予很多风控与数据服务。

大数据已经开始进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数据化、平台化的应用和处理则可以将这些数据分析和利用起来。比如,“从一个人乱穿马路时行进的轨迹和速度来看他能及时穿过马路的可能性”。再比如智能手环不仅能记录人的运动量,还“捕捉”了地震的发生。这对于京东金融这样整合一个完整的数据与技术生态圈,布局未来更多的场景化服务支撑是有必要的。

从布局上看,京东金融看似已经进入了从产品丰富到底层充实、提升的阶段。其最终的目标不仅仅是完善生态圈内的金融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与生态圈外的要素进行比例整合,匹配出一种标准化的行业风险管理与账户、平台化能力对外输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京东金融虽然才两年,但基础却打的非常牢靠。看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仍然有很多好戏可看。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