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的富民思想和富民模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驱者之一的胡耀邦,基于他的逆向思考大胆设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富民思想和富民模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胡耀邦的富民思想和富民模式

张耀杰,文载上海《理财1周》,2011年7月15日

【張耀傑題解:這是四年寫的一篇为了赚取稿费而写作發表的小文章。这些天看夠了歌功頌德的紀念文章,卻少有以現代公民和合法納稅人的眼光,理性評判公職人員胡耀邦的歷史功過的文字。尤其是某些個自以為是的良心學者,極力維護他們心目當中的道德牌坊和良心標本的那種腔調,實在讓我不敢恭維。

作為例證,我在這裡轉抄一段在網路中廣泛流傳許多的奴性入骨地崇拜清官皇帝的賤民帖:1989年4月15日,一列從湖南開往北京的火車上,一個沒買到坐票的老農蹲在車廂哭泣。列車員問何故,老農大哭∶我弟弟胡耀邦死了!列車員驚,遂安排臥鋪。老農名胡耀福,時78歲,1992年胡耀福在家鄉去世,有人哀挽:國中有典型,兩袖清風做赤子;天下無先例,一代皇兄是農人。

個人認為:一個擁有自由、平等、民主、憲政的普世常識的現代文明人,對於公職人員的第一要求應該是依法承擔公共職責,而不是一上來就歌頌其豐功偉績。以現代公民和納稅人的眼光來打量,反復主張所謂三個堅持的胡某人,只能算是一位前文明的清官和廢儲,而已。2015年11月21日。】

————————————

胡德平著《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发行。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与该书作者一样,最为关注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先驱者之一的胡耀邦,曾经留下实证印迹的思想脚步。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  共九大在北京召开。作为与会代表的胡耀邦在会议前夕的3月5日,给毛  澤  東写了长篇建言信。他在信中对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农村评论说:“斯大林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勇敢的思想家,但在这个问题上却放不开。他曾经不许集体农庄拥有自己的大型农业机械,更不许办工业,结果使苏联整个农村长期富裕不起来。”

斯大林设想把集体农庄的农民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工人,用“产品交换”的形式建立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相互交往的全民所有制社会,并且以这种方法进入共产主义。胡耀邦在信中坚决反对抄袭斯大林式的这种苏联模式:“我怎么也想不通:斯大林的道路和形式有实在的可能性。……完全缩回到或者基本上缩回到斯大林时代的计划经济的老框框中去,这是很可悲的”

在胡耀邦看来,中国必须走一条“亦农亦工,农工结合”的新路。为了实现自己设想的经济建设之路,胡耀邦向毛澤東大胆建言,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改革,全民所有制要有实际内容:“害怕破除那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全民所有,反而落得个全民皆无,或者全民皆困;丢掉那个把人们头脑缚得死死的空空洞洞的全民所有,倒反而能够实实在在地比较迅速地使全民皆有,全民皆富。”

胡耀邦这种共产共有、共富共享的富民思想与富民模式,在当年属于最有大胆也最为开放的前沿思维。用胡德平的话说,“耀邦同志在党的九大期间写的建言信,是他个性、思想历程中一次突出的表现。在那时,诸如此类的建言不仅毫无用武之地,而且是批剥逆鳞之举。”

该书收录的《耀邦同志如何看消费》的第三部分,有一个小标题是“‘文革’中的逆向思考”。其中介绍说,1967年上半年的一天晚上,“父亲问起北大、社会上的‘文革’情况,我又一次念经似的说起阶级斗争长、阶级斗争短的老套套来。这一次,他开口了,开始语气非常平静:你翻翻毛选一卷,有篇叫《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文章。毛主席在苏区红军时期就说,要造就一种热烈的经济建设的空气,不能见到谁谈经济建设,就要骂为‘右倾’……父亲虽没说服我,但对‘文革’的理性思考不知不觉就始于这类思想交流之中。他的教诲使我终身难忘。”

1982年5月19日,胡耀邦召集宋平、刘毅、李朋、袁宝华、薛暮桥、马洪、郑必坚六人,集体研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留下了一份《耀邦同志同几个主要经济部门负责同志的一次谈话纪要》。在这份纪要里,记录有胡耀邦基于逆向思考对于中国模式的分析瞻望:

其一,苏联和东欧的模式,即高积累,加重群众的负担,或者采取大量的外国借款的办法,压缩群众的消费,强制发展生产。这个模式并不是真正根据人民需要来搞的,所以不能成功。

其二,资本主义的模式,即追逐高额利润,加强对群众的剥削,大鱼吃小鱼,互相兼并,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

其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模式。可否这样说,不是先有第一部类的发展,而是第二部类的发展促进第一部类的发展,因为人民的需要和消费总是走在前头。……现在消费品的生产搞起来以后,实际上它也正在促进第一部类的发展。

胡德平认为,胡耀邦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分析较为一般化:“1982年以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一个也没有去过,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难免有概念化的东西”。作为证据,胡德平专门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制定的并没有“加强对群众的剥削”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所预想的最终目的,“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充分就业”。关于胡耀邦以消费促生产的富民模式,胡德平认为,“耀邦同志上面对社会主义模式的论述,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那就是人们的需求是生产的目的,人们需求的多少(稀缺性)构成了生产多少的‘指示标’。‘市场经济’的概念在耀邦同志的论述中呼之欲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如今的中国社会,尽管在经济总量方面已经超越日本,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驱者之一的胡耀邦,基于他的逆向思考大胆设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富民思想和富民模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胡德平著《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

本公号文章全部原创,转载仅限全文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文章标题及内容。

张耀杰微信号:yjz1055940216

长按微信公共号二维码,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

感谢关注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