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构为什么在最后时刻飞了你的单子?

投资机构飞单在投资界非常普遍,不是一个特殊现象。在投资款没有落袋之前,什么都不是“为安”的,所以闭上的的嘴,收起你的心,就算收到Term Sheet,一样需要出去找更多投资人,直到一天你的银行账户上

原创 2015-12-03 法亮 硅发布

Founder/VC 栏目第 29 期,本文作者:在投资界耕耘多年,不方便透露真实姓名,故取笔名“法亮”。

独立、敏捷的中美科技观察,硅发布微信号Guifabucom

最近,国内不少创业者在融资最后一刻被投资机构放了鸽子,投资机构最后一刻变卦,融资交易黄掉。

这一部分因素,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投资机构普遍更为谨慎;另一部分因素,则是飞单其实在投资界非常普通,不是一个特殊现象。下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投资机构最后飞单的原因,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尽职调查时发现“信息不对称”

团队在前期路演时,会将项目和团队情况描述得相对比较好,且比较完整,但公司实际情况,却是 12 点钟声之后的“灰姑娘”,一切变回原样。这种情况下,在获取真实信息之后,投资机构往往会中断该项目。

可以采纳的解决方案:“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以,在一开始路演见投资人时,就请收起那张跑火车的嘴,天花不是靠吹就能落地的,是需要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一开始实在点,把真实状况说出来,反而会获得一些真正可以帮助到你项目的投资人。

投资机构发现潜在风险

投资机构的真正决策者,是属于见过的猪比吃过的猪还要多,所以行业经验和前瞻性,往往会比创业者尤其是初次创业的创业者要多,在分析行业、竞争对手、盈利预期等多方面都比创业者有经验。

他们会发现创业者没有发现的问题,或看到创业者没有看到的风险,一般他们会和创业者先行沟通,但发现创业者并不在同一预警系统中,投资机构就会中断该项目。

可以采纳的解决方案:“倾听往往比较管用”。投资人在尽职调查阶段一直在寻求和你对话,并询问甚至告知一些风险性信息,创业者最好方法是:赶紧记下,消化后快递反馈给投资人,告诉他们你们有足够备选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投资人就会对你有更大信心。

LP 观点和 GP 观点不同

这也是一种经常会发生的情况,就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上没有通过该项目。

尽职调查时发现“更优项目”

还有一种情况是:投资机构对项目所处行业感兴趣,但在做尽职调查时,一不小心发现了同一行业的更好项目。第三和第四种现象,我的建议:你就随缘吧。

最后再强调一点:在投资款没有落袋之前,什么都不是“为安”的,所以闭上你的嘴,收起你的心,就算收到 Term sheet,一样需要再去寻找更多投资人,直到有一天,你的银行账户上多出好几个零。

长按二维码,关注硅发布文章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