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乃互金必争之地,现金贷风险和机会并存

在这场徐徐展开的消金春秋里,虽雄者未定,但谁能问鼎、谁有资格逐鹿,逐渐清晰的格局似乎正在给出答案。

作者 方沁雨 唐进

伴随互联网金融战的升级,消费金融在国内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国人才开始了解、走进消费金融。而国家经济结构升级对消费经济的需求,将成为消费金融发展普及的有力推手。在这场徐徐展开的消金春秋里,虽雄者未定,但谁能问鼎、谁有资格逐鹿,逐渐清晰的格局似乎正在给出答案。

1消费金融史,唱着经济发展的诗

拨开互联网这层迷雾,其实,消费金融并不是一个初生婴儿。早在20世纪初,消费金融已在西方诞生。发展至今,在欧美成熟国家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提供消费贷款的主要机构,而在我国,消费金融公司2010年才被批准试点,消费金融的普及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提携。

消费金融究竟是什么,每个人、每个国家的看法都有不同,统一的定义、独立的理论体系至今都没有形成。为个体的自然人服务、以消费为最终目的,是消费金融的充要条件,因此,大多数消费金融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贷款期限短等特点。

一部消费金融史,窥得见经济发展的缩影。全球最大消费金融市场在美国,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美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信贷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多方位消费信贷服务,通过促进美国消费市场,间接对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与中国仅隔一个东海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后,进入了“失去的20 年”。在被池田信夫称作日本经济停滞的20年里,以小贷公司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却蓬勃发展,四大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值在日本股市居前十位——时间不多不少,正好20年。

2互金混战,消金的幸与不幸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无古人可借鉴,后有来者义无反顾。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金融的互联网化——四种互金战场上的主要角色,在这不见刀光血影的混战中攻城掠地,在这互金的春秋时期崛起的消费金融,幸,也不幸。

一方面,基于电商平台推出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早已混得风生水起,让更多的人尝到了甜头。几乎一夜之间,做分期的、做P2P的、做电商的、还有银行系、金融公司等都纷纷出手抢占消费金融市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另一方面,竞争过程中推陈出新,需要承担风险。金融本身有风险,而金融创新,更是一场不断试错的冒险。

目前,消费金融场上主要三类模式:

第一种,直接发放个人贷款。银行系曾是放现金贷的主要代表,比如渣打银行的现贷派、花旗银行的幸福时代;现在,很多行业巨头、P2P公司、小额贷公司等,也开始打起了放贷生意的如意算盘,比如平安惠普、掌众金融。

第二种,专注学生贷款市场,有国外著名的SoFi,国内提供学生分期服务的分期乐。

第三种,依托消费场景的平台。线上消费场景的代表有“花呗”、“白条”,线下消费场景的代表有“美利金融”。不过这种线上线下场景并不绝对,因为线上的正在向线下延伸,线下的也有意借助线上渠道。

3现金贷模式,风险和机会并存

在消费金融市场的洪流中,直接向个人放现金贷款,堪称最汹涌的一支。外有外资银行渣打、花旗这样的荒兽来到,内有工行、中银、浦发等本土商业银行奋起抢滩,行业巨头如平安惠普金融也按捺不住,还有多如牛毛的小额贷、P2P公司……

在A轮融到千万美元的掌众金融,是这支流中的一支,意欲在消金战场上劈开一角。避开人人贷、宜人贷等大额贷的锋芒,掌众试图用P2P小额贷款弥补市场空白:他们瞄准了三四线小额信贷市场。在这里,小额贷的需求旺盛,但传统金融机构授信额度低。

掌众金融市场总监程岩表示,个人信用记录缺失多,说明未来可释放信用价值大,潜在市场容量的总和甚至可能高于一二线城市,毕竟一二线城市在中国还不是多数。错位、补充服务于信用卡信用空白用户,掌众将一二线城市用户的闲置资金,借给三四五线城市、有小额贷需求的人群,从中产生利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让大众享受普惠金融的美好。

凭借立足细分市场,以及鲜明特色的借款迅速,只要用户在平台上注册成功,掌众可以在60秒内将款项拨到用户账上,这种极快的借款速度被做成产品,并命名为“闪电借款”。

目前,掌众的“闪电借款”采取了“发薪日”贷款模式:21天的短期贷款时限,正好临近用户的下一个月薪水发放日为用户的还款,提供了一个“手头宽松”的环境。同时,“掌众会利用自己积累的数据以及来自京东等平台的第三方征信数据进行管理风险。” 掌众金融市场总监程岩如实强调。

如此看来,掌众金融虽然在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但同样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

首先,空白说明了市场确实存在机会,但也可能是过滤的结果,换句话说,有可能正是因为这片“蓝海”有着太多不可控因素,使得其它金融机构不愿意轻易涉足;此外,包括掌众在内的,所有现金贷模式都会面临两个尴尬的处境:

其一:无法控制资金的最终流向。也许贷款人在申请贷款时表露的意向是进行消费,但最终却将这笔钱用在了信用卡还款或者其它用途,造成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很显然,这一状况既有可能助推贷款人“多次授信”的意愿,也给平台资金回收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掌众金融以数千元小额贷款为主,“小额分散”的特性,摊薄了这一风险;再加上“反欺诈系统”、“预测模型和大数据评分”、“交易风险识别和处理系统”以及“完善的贷后资产处理体系”四重风控风控环节,进一步降低(风险)暴露的可能。

其二:获客成本的不断推高。这是包括消费金融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都亟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互联网金融初期发展带来的巨大利润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能够分享这块“时代的蛋糕”,但随着行业竞争者的迅速增多,产品同质化现象的愈加严重,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产品推广。不断推高的获客成本无疑会成为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这就意味着掌众金融需要保持并开发更多“闪电借款”这类具有独特竞争能力的产品。

现如今,在国内市场的舞台上,载着不断积累的国民财富、消费需求,消费的马车呼呼,消费金融闪亮登场。在如火如荼的消费金融战中,像掌众这样耕耘细分市场的创新者有很多。

好风凭借力,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国家经济结构升级对消费经济的需求,成为消费金融普及的有力推手。在这场徐徐展开的消金春秋里,虽雄者未定,但谁能问鼎、谁有资格逐鹿,逐渐清晰的格局似乎正在给出答案。

本文为野马财经原创,转载需与野马君(微信:yemafinancial)联系取得授权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