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改革不空转,就得给改革促进者扩权

近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表示,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改革“空转”

文|廖保平

近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表示,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改革“空转”:“近两年,光财政方面发的文件,包括国务院和财政部的已经将近40个了,一个月差不多发2个,这么多文件发下去,下面的反应是这个文件还没有消化,新的文件又来了,更谈不上执行和落地了。”

两年多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未来的改革作出了精确谋划,列出了60多项改革任务、300多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很多搁置多年的改革得以启动,改革项目密集实施,形成喷涌之状,所以,发文件肯定会较多,那么上面忙于发文件、忙于传达、忙于监督,下面忙于汇报。在较短的时间里要想真正把文件落到实处,的确很不容易。

出于各种原因,一些地方官员并没有精力、没有时间,甚至没有能力去深入研究文件,真正吃透中央的改革精神。在没有搞懂之前,不敢盲目实施改革;或是有的确实是没有好的想法、办法,自然也就没有好的行动,结果看起来很忙,实际上都是瞎忙,是为空转。

公允地说,中国目前能改的、好改的领域改得差不多了。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央出台的诸多改革是攻坚性的改革,触及核心利益及灵魂的改革。有些地方官员可能怀着锐意改革之心,但遇到的改革阻力肯定不小,而且某些阻力是地方主政官员无力撼动的。

有些投机取巧的官员无所作为,他们抱着“干得越多错得越多,干得越少错得越少”的处世哲学,精于搞关系而不是搞改革,在做事方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一旦抱着这样的思想,很容易将改革变成走形式的秀场。

然而,越是这样,越需要从严治党,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人事制度改革是关键。

当前,确实有一些有着强烈改革意愿的官员想做事,能做事,但是常常又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目前较为突出的,是地方自主权不足,主要体现为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因为做什么事都是要花钱的。因此应当赋予地方更大的资源调动能力,来平衡利益关系。

尤其重要的是,必须要理顺改革的上下关系,改革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给予地方各级政府以战略和政策支持,也就是依法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让地方改革者有能力推动改革。中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各地千差万别。发达地区可能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落后地区还不到很多发展中国家水平。这就需要在大的改革方向之下,有差别地推进。只要有推进,不空转,就有前进之希望。

此外,改革还应该让社会力量参与到改革中来。正如《人民论坛》此前刊发北京大学燕继荣教授《当前改革促进力量的分布与特点》一文所指出,只有社会力量可以监督和推动地方官员的改革,才不至于形成无效的空转。为此,改革还应该向社会扩权,民众的福祉是改革的目的,民众有理由参与其间。

长按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号 maisixiang1,成为整百订阅用户,将获赠一本我的签名本新书《摸着历史过河》。礼物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出手了。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