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黑石集团崭露头角

黑石集团的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的60岁生日派对在曼哈顿金融圈享有盛名。生日派对后的IPO上市让私募从经济边缘走向经济核心,黑石的崭露头角让世人为之喝彩!

2007年1月末,《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刊载了一则新闻:“他的派对比他的生意更吸引眼球”。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的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正在精心筹备他六十大寿庆祝派对。施瓦茨曼奢华的生日派对在曼哈顿金融圈享有盛名。

这个耗资3百万美元的派对其实是一场自我加冕的庆典。镀金年代市场火热,巨额财富充斥着整个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更是财源滚滚,而施瓦茨曼正是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的领头军—黑石集团的CEO。

这场奢华生日派对正是一个惊天计划的序曲,很快,黑石集团要首次公开发行。3月22日,黑石集团宣布公开上市,其他与黑石集团规模和级别相当的私募股权公司没一个敢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黑石集团此举把金融界习以为常的行为公开化了:私募股权不过是一桩先收购公司然后若干年后再把收购的公司出售以获取利润的生意,现在,这种生意正式从经济的边缘地带移到了经济最核心的位置。黑石集团前景非常诱人,中国政府很快就找上门来,要求购买公司10%的股份。

6月22日,黑石集团股票交易的第一天,股价很快从31美元飙升至38美元,按这个收盘价,公司价值达380亿美元,相当于华尔街投行界的老大——高盛集团价值的1/3。

公司上市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使施瓦茨曼不得不将公司巨额利润公之于众。2006年,黑石集团为60个合伙人创造了23亿美元的利润,平均每人3800万美元。施瓦茨曼一个人就得了3.98亿美元。这还仅仅是工资。

首次公开发行给施瓦茨曼和他的同伴带来了第二笔横财。23.6%公司股权出售给普通投资者和中国政府所获的71亿美元中,黑石集团及其合伙人拿到41亿美元,施瓦茨曼一个人就拿到6.84亿美元。施瓦茨曼所持股票价值94亿美元。80岁的彼得·彼得森是黑石集团共同创始人,处于半退休状态,拿到19亿美元。

黑石集团首次公开发行正值金融界变革之际,私募股权公司正蓬勃地发展,黑石集团、KKR、凯雷集团、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等私募股权公司获得对冲基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资者提供的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接管了价值400亿美元的公司。2007年以前,每5桩跨国公司并购就有1桩是私募股权做的。

私募股权已经渗透到经济体系的各个环节。黑石集团全部或部分拥有51家公司的股权,雇员达50万人,每年销售额1710亿。

私募股权的妙处在于公司人很少,多数时候在暗处操作,更不会向媒体透露投资计划的细节。高盛有30500名员工,其盈利情况每季度都对外披露。黑石集团尽管拥有众多工业和房地产业的控股权,但仅有1000名员工,它的账目没到披露时间是绝对保密的。

不过,黑石集团、KKR、 凯雷集团、阿波罗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绝大多数规模较大的私募股权公司的控制权仍由各自的创始人牢牢控握。自从19世纪的强盗大亨时代以来,还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会有这么多的巨额利润流入到如此少数人的手中?

私募股权的力量在华尔街空前强大。曾几何时,资产收购公司仅仅是一个依靠银行给予施舍来维持交易的乞求者。现在却反过来,银行向黑石集团等私募股权公司摇尾乞怜。2004年,世界上最大的两家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摩根大通的投资精英们在竞标中犯了错,以比黑石集团、KKR和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高的多的报价竞标一家爱尔兰医药公司华纳奇考特。 KKR联合创办人亨利·卡拉维斯和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吉米·康特乐怒斥这些银行的冒失行为,给那些银行好好上了一课。摩根大通立即就解散了参与那次竞标的私募股权子公司,瑞士信贷下令禁止其私募股权团队竞拍黑石集团、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KKR参与竞标的公司。

1985年,施瓦茨曼和黑石集团的共同创始人彼得森加入收购行业,当时KKR和其他一些私募股权公司经过十几年的磨练早就把握了杠杆收购的运作“精髓”: 以被收购的公司作抵押,借钱去收购一家公司。2007年,施瓦茨曼实际掌控的黑石集团的风头超过了其他对手公司。黑石集团拥有投资人投入的880亿美元的资金,规模超过KKR和凯雷集团,从并购业务上获得的收益远高于其他对手公司。此外,它还负责价值1000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并注资500亿到其他公司的对冲基金中,从中收取管理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其他竞争对手绝无可能做到。黑石集团有顶级并购专家,还有一群精英银行家可以为其他公司在兼并和破产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经过22年的发展,施瓦茨曼和彼得森创造了华尔街令人叹为观止的新的盈利模式,这时的黑石集团已足以与全球任何一家超级投行匹敌。

2006~2007两年间,黑石集团和他的同行们收购的公司规模不断创出新高,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和批评。

股权投资行业中部分公司的做法的确不妥。一些金融家们耀武扬威地以企业掠夺者的身份进行恶意收购继而颠覆企业的管理层。杠杆收购与私募股权投资存在差别,杠杆收购公司很少恶意并购,他们大多先攻克管理层,然后再收购公司。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大多数时候选择吞并陷入困境的公司,一旦得手便像侵略者那样毫不留情地解散员工,肢解公司。他们被看做是“资产强拆队”,以狩猎公司为食,把优质资产出售后,扔下负债累累的残骸,怀揣横财扬长而去。

21世纪初,反对收购浪潮的呼声起源于欧洲。当时德国一位内阁成员公开宣称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是“蝗虫”,英国工会成员也不断游说,呼吁遏制收购。就在施瓦茨曼为庆祝生日高调狂欢时,美国出现了反收购的声音。美国工会担心新一轮收购浪潮会导致失业,美国国会也注意到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获得了巨额利润。

亨利·西尔弗曼曾是黑石集团的合伙人,和一向较为保守的《华尔街日报》一样对这次奢侈生日派对表示了担忧。生日派对4个月后,也就是黑石集团首次公开发行前夕,新税收方案公布,黑石集团的税赋翻倍上升。施瓦茨曼的高调铺张把他所在的行业以及他自己都推上了公众审讯台。

恐惧的原因显而易见。私募股权公司体现了资本家最本质的特点——痴迷于把公司变得更值钱,结了一笔生意然后再开始一笔,不断地兼并,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他们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持股人,没有任何人情味,无情索取利润之后就会毫不留情地将公司抛弃。

事实上,私募股权公司常常因解雇工人、出售资产、破坏公司现行制度而遭到起诉,处于交易中的公司经常遇到这些情况。与杠杆收购相比,被对手公司兼并会导致更多人失业。但是收购就意味着公司所有权发生了不同形式地变化,接下几年,公司必然会再次转手,这个过程很自然地给员工带来恐慌和不安全感。

私募股权投资会系统性地破坏公司的说法应该不正确。倘若果真如此,收购生意不可能做得下去。学术界的不断研究为私募股权公司“剥离-抛弃”的骂名平了反。例如,私募股权持有的公司在新上市后的表现明显高于其他新上市的公司,这否定了收购会影响公司发展的论调。就业方面,私募股权持有公司的就业率平均而言跟其他公司差不多。收购时会有部分员工失业,但长期来看,它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虽然有理论认为杠杆收购所借的债务会让公司更加脆弱,但研究表明,那些被收购公司的破产率和其他公司是一样的。

私募股权公司通过收购那些衰败的、陷入困境的公司,然后帮助其恢复生机并做大做强,再将其出售从中获利。黑石集团有许多成功的投资案例。

尽管对收购争议不断,施瓦茨曼的奢华生日派对也起的是负面效果,但黑石集团最终还是成功上市了。不过,施瓦茨曼和黑石集团其他人都在担心市场会陷入低迷。2007年6月22日,黑石股票交易的第一天,不祥预兆悄然发生:一向以卓越交易能力闻名的投行贝尔斯登决定出手挽救旗下一支对冲基金,该基金在投资抵押证券时遭受重大损失。数月后,这起事件在金融系统掀起轩然大波。入秋后,这架曾经为私募股权浪潮提供数千亿美元低价债务支持的借钱机器失灵。

就像购物狂刷爆了卡,私募股权公司发现他们的信用卡也失灵了。2007年2月,黑石集团以390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写字楼商业集团——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2007年7月以260亿美元接管了希尔顿连锁酒店,但这之后再也没有做成一笔4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了。2008年,它的利润急剧下滑,在年末时连红利都无力支付。2009年初,黑石集团的股票从首次公开发行的31美元跌到了3.55美元。

杠杆收购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源泉,但私募股权公司却在这场市场大衰退中损失惨重。一些在市场繁荣时期收购的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业务下滑并最终倒闭。许多私募股权持有的公司虽然躲过了当时的险境,但仍面临着从2013年或2014年开始偿还收购贷款的困境。私募股权突然发现他们拥有的公司很快将资不抵债,如果不尽快恢复其价值,或重新拟定贷款合同,那就没有足够的抵押品进行再融资,从而要么被迫亏本出售公司,要么被债务人没收。

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私募股权公司被迫关闭。其实与金融业其他部门相比,私募股权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部分私募股权公司倒闭影响不大,他们无需政府救助,他们的所有者也不会失业。

金融系统崩溃时,收购公司是最先接到求救信号的机构之一。2008年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打算联手拯救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和AIG集团时,他们向黑石集团和其他的私募股权公司求助,寻求资金帮助。当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全力营救英联邦的储蓄银行巨头北岩银行时,私募股权公司也积极参与,不过因其资金缺口过大,最终还是破产。2009年,美国政府在挽救美国汽车制造业时也向私募股权公司求助,奥巴马政府曾任命史蒂夫·瑞特管理处于过渡期的通用公司,瑞特是私募股权公司四方集团的创始人,同时还任命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创始人大卫·邦德曼和凯雷集团的执行官丹尼尔·埃克森做通用公司的董事。

2007年~2009年的经济危机对私募股权来说不是头一遭了。20世纪80年代,收购行业就遭遇了几乎是灭顶之灾的信用危机。21世纪初,又因IT泡沫破灭而再度遭遇重创。然而每次灾难过后,收购业都能重振旗鼓,吸收更多资金投向新的项目。

从次贷危机中渐渐走出来后,整个私募股权行业大约有5000亿美元的资金等着投出去,2009年美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也才7870亿美元,仅仅黑石集团手中就有290亿美元可以用于收购企业、房地产和债权。资金短缺时期如此巨额的资金可以带来巨大的盈利。尽管2008年、2009年新成立的基金数量是历史最低点,但2009年末,美国3家大型公共养老基金承诺将向私募股权公司注入更多资金,新一轮私募股权浪潮已经蓄势待发。

黑石集团的历史又是一位精明企业家的编年史。公司开局不顺,初期经历了几个灾难性的失败投资,人才频繁流动,但经过不断地调整和磨合,施瓦茨曼终于建立起一流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成功反映了施瓦茨曼的个人特质。施瓦茨曼创造了资本家的新形象,他们介于大银行和兼并公司之间,像银行一样注入资金,但又掌控公司,他们的生意遍布全世界。与企业不同的是,他们的投资组合一年一个样,每笔生意都是单独运营,或赢或亏,互不影响。这些精英们影响力巨大,他们所持有的公司不断地买进、卖出,精英们通过收购举措以及做出的收购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市场。(完)

文:戴维•凯里、约翰•莫里斯;译:巴曙松、陈剑等

(本文节选自戴维•凯里、约翰•莫里斯所著的《资本之王》,中文版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12月出版发行)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