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临近,说好的飞凡呢?

可以把飞凡理解为“实体商业+互联网”的场景服务运营商,所谓场景,是客户从有购买商品的想法,到购买结束所需要的一系列服务的组合。

细算起来,阿里造出“双十一”已是第七个年头,今年曝出的新玩法有两个:一是全球化,另一个是走到线下。尚不知曾经与马云对赌的飞凡今年双十一要做出怎样的回应,但有一个趋势是在线上流量红利结束的背景下,电商纷纷转战线下,实体零售却在苦苦实践互联网转型,他们都殊途同归地找到了一个交集:O2O,由于二者的基因不同,决定了其内涵有所差异。

传统意义的电商是导流平台,例如淘宝上的网店或品牌要得到很好的展示,需要开直通车、买钻展等服务进行付费引流,这就好比在线下开店要找人流量集中的位置一样。飞凡则是另外一套思路,用其相关负责人的话来描述是:“实体商业+互联网”的场景服务运营商,这里的场景,是消费者从有到购物中心和品牌店购买商品的想法,到购买结束所需要的一系列服务的组合。

例如,消费者从家开车到附近商场寻找停车位是一个场景,接下来的场景依次是逛商场、寻找商品、店铺,排队、缴费……,飞凡想做的是让这些场景智能化,在帮助客户用户快速泊车,寻找商品所在店铺或者店铺本身的位置等一系列流程上加上科技含量。

要达成这一目标,飞凡的思路是,以购物中心免费Wi-Fi、Beacon等为“敲门砖”,借助智能软硬件,架设起线上线下的沟通桥梁;通过大数据为实体商业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全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购物体验。据了解,飞凡已经就此整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对购物中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评估,并帮助他们完成升级和改造。

目前,经过飞凡技术团队的积极探索,一个“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购物中心搭建Wi-Fi、Beacon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停车、找店、排队、电影等服务,增强消费者线下购物体验”的模式已经成型并可以实现大量复制。

这显然是一个比线上交易电商复杂的多的做法,要在实际运作中牵涉到商户和消费者双方。对商户来说,是打通的会员、积分、营销和支付的全业务管理;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找店、看电影、Wi-Fi、摇一摇、找店、停车、排队等服务场景……这么多复杂的环节,每一步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所以飞凡做实体商业“互联网+”的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走通了就能将过去对店铺粗放式的管理提升得更为精细,毕竟“收租子”模式的管理方式与零售的本质相去甚远,购物中心无论是从内在,还是外在电商因素的冲击,一定要走到自我变革的路上。

电商凶猛,在家乐福最新分享的一组数据中,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到店消费者的平均年龄在42岁!也就是被零售业界认为具有购买能力的25~35岁的消费群体正在网上买买买!2014年双十一,阿里一天做出571亿元的销售额!

其次,购物中心O2O化是目前整个购物中心行业的发展趋势,它的背景是购物中心超常发展后的过剩化。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已开业购物中心数量超过3400个,预计今后5年每年新增数量在300个以上,估计10年之后中国的购物中心接近1万家。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们必须想出更多的办法才能让更多顾客来到商场,才能有更多销售,否则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只能意味着更多购物中心的业绩将会下降。

此外,在北京的一些专业批发市场里,店主也尝试自己开淘宝店,但是却并不赚钱,一是线上店铺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运作,且流量成本高涨的情况下,线下店铺商家同时负担房租和买流量,均是增加运作成本项。二是在某些平台电商上已然形成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当少数大卖家在一天内做出数十亿销售额时,多数小卖家是零交易。所以,线下店铺的电商化还剩一种选择,那就是嫁接开放平台一起玩。

这就是目前飞凡在做的第三种实体商业电商的转型思路:合作购物中心和品牌商与飞凡开放平台合作,通过一系列软硬件基础设施改造,实现服务升级以及优化购物体验。其实,即使电商凶猛,线下还是有诸多优势的,商务部2013年的数据显示,全年线上销售额占整体零售额的7%,即使是这个数据有所增长,也不会一下子飙升到一半左右。

线下零售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地域和整体商业环境,而不是无限多的同类目的商品比价;对一件商品来讲,消费者更多的是对购物中心店铺本身的认可,而店铺本身是很难独立建起自己的会员体系,即使有前瞻的店铺有能力通过微信群等手段建立了自己的CRM平台,但这些客户的积分,还是需要飞凡这样的开放平台统一管理起来,才具备流通性。

此外,飞凡推行的场景化服务一旦成熟,便可作为购物中心互联网转型的技术输出方。事实上,最近在飞凡与国内商业地产巨头五洲国际集团的战略合作中,便承担了此种角色。据了解,此次飞凡签约了五洲国际集团旗下16家购物中心,将为其全方位提供互联网+转型方案。两者之间的合作,让我们逐渐看清了实体商业嫁接互联网的模式方向。

或许,开放平台将会给飞凡一个更大的格局,也或许飞凡的开放平台思路可以帮助实体商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对于如今的实体商业而言,它的价值已经不是这栋楼值多少钱,而是通过技术转型、互联网转型等一系列举措,为其上的每一个实体增加营收,才实现了商业价值最大化。

(本文作者郭娟,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入住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搜狐科技等,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商观察,欢迎扫码关注。)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