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拉松比赛,迄今共跑过21场赛事(14场全程,两场半程加5场越野赛)的笔者,应该有一点发言权。断言“马拉松猝死现象频率高”,才是“耸人听闻”、严重误导。只要你量力而行,马拉松比赛非常安全;中国马
3月30日傍晚,坐在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卧铺列车上,笔者得知当天上午举行的苏州金鸡湖半程马拉松发生了不幸:一名25岁的业余女选手,跑到18公里处时突然晕倒,被送进医院进行持续的心肺复苏抢救。她一度恢复心跳,但最终仍告不治。
在对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深感惋惜的同时,笔者也产生一种预感:各种似是而非的“黑”马拉松文章,这下又要纷纷出笼了。
果不其然。回上海的第二天(4月1日)登录百度百家,便拜读到一篇题为《马拉松遍地,与跑步何干?》的文章。
笔者对文章作者并不了解,对他能在事发当天快速写出评论表示敬意,但对文章表达的观点完全不敢苟同。据笔者揣测,这位作者大概不跑步——至少没跑过马拉松。以下就事论事,谈谈对该文的不同看法。
文章开头就说,“传令兵菲迪皮留斯”(此人的希腊文原名是Φειδιππίδης,即Phidippides,通常译作“菲迪皮德斯”,不可能发“留”的音)这位“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马拉松跑者,倒毙在终点”。
“为报捷跑步至死”这个著名传说极其浪漫、悲壮,极具英雄主义色彩。不过据权威分析,这恐怕不是信史。
原因是与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同时代的历史大师希罗多德,对这件事只字未提,虽然他对菲迪皮德斯其人有过着墨:这是个“神行太保”戴宗式的跑步信使;波斯大军在马拉松登陆后,他在两天内奔跑240公里,远赴斯巴达求援(可惜遭拒绝)。
“马拉松报捷”典故的第一个叙述者,是大战过后近500年才出生的普鲁塔克,而他是从一本现已失传的书上看来的。所以,对于“第一个跑马拉松的人就挂掉”的说法,我们不能太当真。
退一万步说,即便确有其事,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刚刚参加过一场浴血厮杀,就连续狂奔40公里,而且是在9月希腊的高温烈日下——笔者5年前曾领教过夏末秋初希腊的酷暑,至今印象深刻。
对于马拉松比赛,迄今共跑过21场赛事(14场全程,两场半程加5场越野赛)的笔者,应该有一点发言权。
事实上,在苏州半马出事的当天,笔者正在跑从郑州到开封的郑开马拉松。而上次马拉松出人命时,笔者也在同一赛道上——2012年举行的首届广州马拉松。那次死了两个人——21岁的大学生陈杰和25岁的职员丁喜桥,分别参加10公里和5公里项目。
那篇文章称:“如果沿着‘马拉松猝死’这条线索去寻找,很容易发现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世界各地马拉松,猝死现象出现频率之高,简直耸人听闻:美国的纽约、底特律、费城、圣地亚哥,加拿大多伦多,中国的北京、香港、上海等。”
恕笔者直言,断言“马拉松猝死现象频率高”的观点,才是“耸人听闻”、严重误导。
我们在新闻中,不时可以看到猝死相关报道:从出租车驾驶员、公交车司机到乘客、行人,从上班族到登山者和泳客,还有不少人在睡梦中长眠不醒。
据《新快报》和央视新闻报道,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猝死。”
笔者算出的更准确数字,是日均逾1500人。再用13亿除以55万,得出2364。即中国每年平均每2364人中,就有一人猝死。
而在最近3年中,猝死于马拉松比赛的人数年均仅一人(严格地说,广州马拉松猝死的那两位参加的根本不是马拉松,而是普通长跑比赛)。
而在最近3年中,猝死于马拉松比赛的人数年均仅一人。与开车、坐车、上班、吃饭、睡觉这些导致成千上万人暴毙的活动相比,“马拉松猝死频率高”的结论显然无法成立。
笔者曾专门研究过相关资料。根据《2007中国马拉松报告》,中国马拉松死亡的第一人,是2004年北京马拉松选手胡守礼;在广马之前,上海、厦门、香港等马拉松也曾死过人,但相对于每年多达数十万的马拉松参赛人数,这个概率微乎其微。
中国没有公开过马拉松比赛死亡数字。据英国统计,每年有3万多人参加的世界五大赛事之一伦敦马拉松,在1981年举办后的20年间,平均每67414人有1人死亡。美国波士顿马拉松以水平高、竞争激烈著称,每年有两三万人参加,近年仅在1996、2002年各死一人。
马拉松比窦娥还冤:一出现死亡噩耗,必定会被高调曝光。原因是它往往是一个城市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将数千或数万选手,还有眼巴巴地等着出猛料的大量媒体,全都集中在一个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一条42公里的赛道,五六个小时)。
任何体育活动被如此放在放大镜下仔细审视,都会被看出很多问题。相形之下,马拉松应该是最安全的体育项目之一。它的事故曝光度与空难非常相似:每一起都轰动一时,但这不会改变飞行是最安全的旅行方式的事实。
去年笔者曾写道:“马拉松死亡毕竟只是小概率事件。这就像车祸天天要死很多人,却没人因此要求取缔汽车一样。真正跑全程马拉松的,几乎都有一定跑步基础和心理准备,清楚自己的局限和比赛的难度,不至于太过拼命。”
其实,还有一个难以统计、但很有意思的数据:每年有多少人因为跑马拉松,心血管健康大大改善,从而避免了猝死?这个数字至少应该达到数百上千吧。
那篇文章的另一个奇怪观点是,中国的马拉松太多了!
“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一转眼间,中国就出现了这么多马拉松?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马拉松和跑步热,在中国全社会蔚然成风,这一年,在30个城市出现了31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一线城市里,北上广和天津都有自己的‘国际马拉松赛’,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里,有8个‘国际马拉松赛’,其他城市以及各种景区、跨行政区域的发展区,各类马拉松比比皆是。2013年和2014年,马拉松更为成风。”
任何跑马拉松或者懂马拉松的人,都不会同意“中国马拉松太多了”的看法。
咱们先更新一下最新数据,据中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所有官办马拉松成绩证书上,都有他的签名)透露,2010年全国马拉松仅12场,2011年增加到22场;2012年33场,参加者首次突破50万人次。2013年的全、半程赛事分别为25个和10个,外加10公里、长跑节等活动,路跑赛事共计46项。
对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言,这一数量少得可怜。去年1月在马拉松年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田径协会主席段世杰也承认:2012年中国只有33场马拉松,而美国有780多场,日本有300多场,德、法、英国和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多在100多场,印度也有50场;“在世界经济总量前十位的国家中,我们的马拉松赛事数量仍是最少的。”
笔者在Running In the USA网站查询,今年美国的全程马拉松比赛达952场,半程马拉松达2914场,而各种正式跑步比赛总数更多达46960场!
2012年美国完成各种跑步活动的人数为1550万,2010年为1300万,两年增长近两成。
和这些相比,中国的马拉松数量和参赛人数都少得可怜,甚至比不上近邻日、韩。早在2001年4月,《体育参考》就报道说,5年来韩国马拉松的参加人数逐年增加:从1997年的1.2万多人,猛增至2000年的21万多人。
据日本《跑步者》杂志的数据,2007年日本马拉松的完赛人数(非人次)为14万,2008年18万,2012年增至273763人;跑步总人数接近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笔者去年曾感叹:中国的马拉松名额变得极其抢手,各大赛事的“一号难求”堪比春运火车票。北京马拉松的3万名额2011年历时6天报满;2012年用了3天不到,2013年仅13个小时就被抢光。
去年上海马拉松的1.5万个网上名额,仅4个多小时就被一抢而空。广马全程、半程名额均在两小时内被抢光。
至于该文作者认为的“马拉松热”现象有两大推手:一是地方追求政绩,二是运动品牌要推销产品,笔者想说的是,对马拉松比赛的火爆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并非地方政府和品牌厂商的人为制造。
“马拉松热”的最大推手,其实是中国人对身体健康的更加重视,以及对于自主掌握命运、自我挑战和成就感的更大追求。
最后结论:一、只要你量力而行,马拉松比赛非常安全;二、中国马拉松比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亟待增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