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除了密切关注股市,防止系统性风险外,应把注意力聚焦在实体经济。只有经济好了,牛市才有经济基础,否则必定成为梦幻泡影。从实体经济负债过重、产能过剩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最好的政策还是救经济
股灾2.0时代政府如何救市?
刘胜军,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下一个十年》作者
灾难总在不经意间降临。
8月24日全球股市上演黑色星期一,台湾股市一度暴跌8.6%,日经225指数下跌4.6%,韩国股市下跌2.47%,香港恒生指数下跌4.63%。而中国股市则是最悲惨的世界:股市以接近跌停的姿态收盘。
恐慌仍在蔓延。24日美国股市开盘标普、纳斯达克和道琼斯股指期货均跌逾5%,因触发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
之所以说出乎意料,是因为经历了7月初的暴跌之后政府出手“暴力救市”,尽管争议颇多,市场总算在3500~4000点区间进入了波动状态。监管部门累得几乎虚脱之后,刚刚松了一口气,宣布证金公司将部分股份转让给汇金公司,“非常态”救市告一段落。话音未落,风云再起,令人心惊。
中美是股灾关键因素
美国学者尼尔-弗格森在2007年提出了一个概念“中美国”(ChinAmerica),意即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而这两个国家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的连体。的确,GDP规模第一的美国,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心,牵一发而动全球;GDP规模第二的中国,经济增速长期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
当下,美国经济虽然在复苏通道,但在QE的助推之下,美国股市一路高歌,早已超越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历史高位。以诺奖得主席勒命名的席勒指数CAPE(周期性调整市盈率,即股价与过去10年平均盈利水平的比率)已超过2007年峰值、在历史上仅2000年和1929年泡沫破裂前的水平。
这是伯南克QE的必然代价。伯南克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QE退出,泡沫破裂难免。因此伯南克在定下QE退出的基调后就明智地转身退出美联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前的美股繁荣是QE 所成就的,也将终结于QE退出。
如果说美国因素主要体现在美联储转向的金融层面,那么中国经济则是实体经济层面的忧虑。如果只看中国经济上半年7%的增速,这依然是令人赞叹的。但实体经济指标与7%的GDP增速存在显著偏离: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6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增速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且为198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今年前七个月,中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减幅超过10%。可见,从实体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显著失速,有“硬着陆”之虞。更令人忧虑的是,中国经济的“失速”似乎还在持续,去杠杆、去产能的过程刚刚开始。
美股金融泡沫的回落、中国经济的疲弱,意味着世界两大“火车头”同步震动,全球股市为之剧烈震荡。
中国股灾2.0
出乎意料的8.24全球股灾,也意味着中国前段时间“救市成果”的沦陷,救市由此进入2.0阶段。
2.0阶段的股灾有何不同?首先,此轮股灾具有显著的全球同步动荡特征,中国股灾的走势势必受全球局势影响;其次,中国股市经过7月初的暴跌,泡沫水平已经显著下降(创业板除外),压力得到一定释放。
但与此同时,2.0版本的救市也面临新的挑战:首先,政府弹药有限。迄今证金公司入市资金接近2万亿,其融资规模可达4万亿,但这些巨量资金能否全身而退已成疑问;其次,上轮救市手法备受争议,此次政府救市顾忌大增;再次,上轮救市后遗症尚未解除。特别是,证监会规定自7月8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不得减持。一旦“限制期”结束,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抛售潮?
To be or not to be?
对于政府来讲,总是面临是否救市、如何救市的艰难选择。结合首轮救市的教训来看,痛定思痛,笔者建议:
1、政府不应轻言救市。救市应恪守清晰底线标准,即:不救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其主要衡量标准是银行体系受冲击程度。
2、救市时机很关键。政府不应在存在显著泡沫时,试图去扭转市场下跌,那是伸手去接住“掉下来的匕首”,很危险。相反,如果在市场因为过度恐慌而超跌时,政府再出手,才能既迅速见效又不至于被套牢。
3、救市不能以破坏规则甚至法律为代价。如果为了一时之快,而随意修改规则和法律,无疑是在破坏监管者的信誉,从长期来看会导致投资者预期紊乱,得不偿失,甚至破坏市场的制度基础。
那么,政府只能无为吗?不然。政府除了密切关注,防止系统性风险外,应把注意力聚焦在实体经济。只有经济好了,牛市才有经济基础,否则必定成为梦幻泡影。从实体经济负债过重、产能过剩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最好的政策还是救经济:
1、大幅度减税。通过大幅度减企业所得税,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负担、提升利润,进而促进企业投资;通过大幅度减少个人所得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2、抓紧推进IPO注册制改革,让市场决定供求上市,进而促进去杠杆。
3、进一步降准降息,缓解实体经济困难;
4、抓紧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拟定的改革方案,推出一批叫得响的方案,帮助投资者重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