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大象之舞的样本解读:长尾效应叠加闭环效应

传统经济强调的是规模经济,而互联网经济、尤其移动互联网经济强调的是,深度满足细分领域的个性化需求。

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特征驱动下,在线招聘已渐成红海之势,这对于身处在线招聘行业的巨头们而言,显然会陡生秋意渐凉之感。

但是,有一只在线招聘行业的“大象”,却在整个行业对前景渐感迷惘时,通过战略大转型,已经形成了之于细分领域的长尾效应、以及之于平台整体的闭环效应,这只“大象”就是智联招聘。

智联招聘的战略转型,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16年财年一季报显示(美股:2015年7月—9月),智联招聘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以及在线招聘业务收入等财务数据,均实现上市以来连续6个季度的同比增长、且增速均为两位数,多个指标高居行业首位。其中,2016财年第一季度,智联招聘总营业为3.49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9.1%;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8.1%为7070万元(人民币),在线招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7%为3.127亿元(人民币)。

智联招聘业绩的持续井喷,不仅充分证明其战略转型方向的准确,而且在在线招聘领域更是堪称惊人。这不由地令人心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为在线招聘领域的“大象”,近年来,在前程无忧各项财务数据增速渐缓时,智联招聘这只“大象”却依然能够持续业绩井喷,究竟是什么赋予了她持续奔跑的内生动能?

对细分领域的深度挖掘,是助推智联招聘“大象能够跳舞”的关健因素。对互联网经济有所研究的人士,大体都知道,传统经济强调的是规模经济,而互联网经济、尤其移动互联网经济强调的是,深度满足细分领域的个性化需求。在这迥然有异的判准之下,智联招聘通过对求职人群的细分(学生、白领、高端),并系统挖掘不同群体的深度需求,既增加了用户对平台的粘性,而且更给其业绩带来了长尾效应。

以聚焦大学生的求职需求而论,今天的智联招聘,已经俨然成为护航毕业生踏入职场的“超级英雄”,其对大学生求职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招聘行业的信息供给,而是旨在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一揽子的针对性服务。

入对行、扶上马、送一程,作为护航毕业生初入职场的“超级英雄”,智联招聘对毕业生求职、以及配套性需求进行了深度挖掘。对于初次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入对行”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为了帮助求职者找到最为合适的求职岗位,智联招聘适时推出了“全国就业能力认证”(NET),通过提供更具评测意义的标准化考试,让毕业生进一步明晰求职的自我认知,除此之外,智联招聘还与央视新闻中心联合举办“就业有未来”,近三年为大学生提供了近180万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初入职场,不仅有明晰自身求职认知的需求,而且,从毕业到正式就职之间的个人支出,也是一直横亘在毕业生心头的痛点,有痛点就有机会,解决细分领域的痛点,就可为其业绩带来长尾效应——今年6月,智联招聘联合众安保险推出低利率信用贷款产品“智联笑花”,在帮助毕业生“入对行”之后,再将他们“扶上马”,“智联笑花”的适时推出,大大缓解了大学生毕业时所面临的租房、添置职业行头、乃至创业启动资金和毕业旅行消费等问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应届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突出,一是经济下行导致的企业用户需求减少,二是历年高校扩招导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剧增(年逾700万人),而在这种双重压力叠加之下,智联招聘勇做护航大学生初入职场的“超级英雄”, 其意义可谓极其重大,这不仅可以为其带来深耕细分领域的长尾效应,而且更可以带来广泛的社会效应。

如果说,智联招聘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的深度挖掘,旨在追求细分领域的长尾效应,那么,其自身定位的战略性转型,亦即从传统的求职网站转型为“职业发展平台”,则显然是立志于构建人才闭环生态链。

既追求细分领域的长尾效应、又强调平台整体的闭环效应,没有清晰的业务实施路径,是很难如愿达成的。对于在线招聘网站而言,这需要极强的产品规划能力。而这之于智联招聘而言,应该说完全具备,智联招聘的“3的三次方”产品模型,在对学生、白领和高端(专业人士或管理人士)进行精准细分之后,分别匹配测评(我是谁)、网络招聘(我能干什么)和教育培训(我如何进步)3类产品,再通过线上、线下和无线3个渠道为职场人打造完整的闭环生态链。

之于当下移动互联时代,智联招聘由“长尾效应”和“闭环模式”成功驱动的战略转型,不仅对于在线招聘行业,而且对于整个传统互联网领域,均极具样本解读和模式启发意义。

————————

扫描以下二维码或者搜索ygyobs,即可关注微信公号“杨国英观察”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