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的脚步跟不上互联网的“节奏”?

制造企业从研发到制造的流程较长,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反映的是该产品在研发阶段(往往是一两年前)时用户的互联网需求。用户可以到售后服务处进行软件升级,有时候,硬件实在太旧,软件已经无法再升级了。

互联网企业跨界制造行业又掀起一波小高潮。近日,乐视与阿斯顿·马丁正式宣布将合作打造互联网电动汽车。稍晚的时候,乐视网与TCL多媒体同时发布公告,乐视网旗下子公司乐视致新投资22.67亿港元(约合18.75亿人民币)、以每股6.5港元的价格认购TCL多媒体新股3.49亿股,认购后乐视将占有TCL多媒体约20%股份,双方将在战略资源和商业模式方面形成多维度的深度战略合作。暴风TV则推出了超级电视1代产品,成为互联网企业做彩电的又一代表。

不管是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是互联网企业跨界做硬件,都会面临各类问题,笔者想着重说的,是双方的“节奏”问题。

第一个“节奏”问题,是强调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的互联网思维与强调步步为营、从研发到生产流程严谨的制造业思维之间的差异。

笔者在参观某合资品牌汽车制造工厂时了解到,在一款新车下线前32个月,即结束产品设计,审核新的供应商,零部件质量管控;下线前25个月,首辆工程车组装完毕,收到第一批零部件样品,对供应商进行首轮筛选;前18个月,白车身工程车完成组装,确认并发布零部件标准;前6个月,确定所有零部件的质量认可,第二次供应商审查及生产流程发布……

不仅是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从研发到生产流程严谨,步步为营,以保障产品质量;一部手机,从立项到最终制造出来,整个周期也会持续一年半到两年,中间经过无数次的方案修改;而对于彩电、冰箱等家电产品来说,从立项到制造的周期时间可能更长……

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变化太快,而制造企业从研发到制造的流程较长,也就是说,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反映的是该产品在研发阶段(往往是一两年前)时用户的互联网需求。有可能出现下述极端情况:有报道称,2010年,某企业为某自主品牌汽车开发的系统接入了开心网,而数据显示,2010年开心网的流量就已开始下滑,到了2012年,很少有用户还用开心网了。

第二个“节奏”问题,是产品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思维与强调可靠耐用的制造业思维之间的矛盾。

以乐视为例,其为旗下超级电视打造的Letv UI操作系统始于2013年,目前发展到了3.0版本,基本上每年一次大升级,几乎每周都有小的更新。

而相关的硬件产品呢?用户更换手机的速度比较快,多年前就有数据称,中国消费者平均每18个月换一次手机,而今年8月曾有数据显示,我国智能手机的使用寿命是1年内换手率30%。

对于彩电来说,传统CRT(显像管)电视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以上,如今,彩电开始由耐用品向消费类电子产品转变,液晶电视的平均使用年限可能是7至10年。

汽车的情况更复杂,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汽车的平均使用寿命是7至12年之间;我国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标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规定: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

如果只是单纯的软件升级,那么,手机、彩电、汽车的用户可以到售后服务处进行软件升级;然而,软件是与硬件相关联的,有时候,硬件实在太旧,软件已经无法再升级了。

笔者也发现了可能将出现这种情况的例子。某汽车企业在旗下某新款高端汽车上集成了中国移动4G(第四代移动通信)服务,相当于内置了“一部隐藏的4G手机”,然而,前不久有消息称,我国提出了力争2020年启动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的目标。考虑到我国自2013年底开展4G商用服务后3G(第三代移动通信)迅速显得“过时”的情况,不难推断,到2020年或2021年,虽然该高端汽车很可能仍在使用,但车上集成的4G就将“过时”,可是,该汽车企业似乎并未考虑过让用户将汽车内置的“隐藏的4G手机”换为“5G手机”……

有报道称,考虑到彩电的显示系统拥有较长寿命,而内置的智能配件几乎每18个月就会完成新一轮升级,有企业对其推出的智能电视采用了分体式设计,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每过一段时间就对智能电视内部的智能配件进行一次升级。对此做法,汽车等其他制造企业或许可以效仿。(邓华东)

热门文章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