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人均交了2147元印花税,但我1分都没交

炒股收益没法确定,你至少可以减少确定性的成本——规避印花税就是重要之选。

新闻说,今年前三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约为2051亿元,人均下来2147元。不过,作为一位专业投基爱好者,感谢国家的政策优惠,我是1分钱也没交。

✚ 人均印花税恐破4000元

《证券日报》最近做了一个统计很有意思:

记者计算得知,今年前三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约为2051亿元,创历史新高。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达2005亿元,可见今年前9个月的证券交易印花税超过2007年全年。截至上周,期末投资者数量9555万人,人均贡献证券交易印花税约2147元。

当然,这个统计其实还是保守的。虽然现在投资者有9555万人,但是真正持仓的也就是5000万人,如果看每周参与交易的,一般也就是3500万左右至多了。如果我们用持仓作为统计口均,那么按照9月底5018.08万的持股投资者总数计算,人均贡献印花税就要达到4087.29元了!

是不是咋看觉得很多?是不是甚至怀疑自己只是“被平均”的那个?其实我们分解算一下,这点税真不难交。

假设你是个股票账户有20万的股民吧,在上海这样投资发达的地区,即使对于一些白领股民,这也不算一个夸张的数字。然后我们假设你是那种全攻全守满仓进出,但又交易不算太平凡,也就1周1次的股民,那么前三个季度就按照35周计算,每周一次交易按照国家单边0.1%的标准,每周缴纳的印花税就是200元,35周下来就是7000元——相对20万的本金,那就是3.50%了。

所以,炒个股票交个印花税,别说4087元了,7000元都不是一个困难的数字!

其实,印花税如今已经是股民最大的交易成本了——如今股票交易单边一般就是万3甚至万2.5,一买一卖也不过万5到万6,而股票一买一卖的印花税就是万10,印花税支出是佣金的2倍

为什么你对如此高额的印花税会没意识到,一点感觉都没有?

很简单,单次0.1%的印花税,而且还是在卖出了解交易的时候征收,相比动辄几个涨停的盈利或者动辄几个腰斩的亏损,这0.1%太微不足道,你几乎不会注意到。

其实,你真想注意到都不容易。因为这东西必须在股票交易软件中查询“交割单”这个功能才能查到每笔交易,然后还要会用“汇总”功能才能得到精确值。我估计90%的股民都不知道深藏着有这个工具。

当然,你现在知道有这个功能了,欢迎试试看查一下并统计数据,看看今年迄今到现在印花税上到底花了多少,相比你资金的比例又是多少——如果金额或比例夸张的,欢迎后台留言大家分享。

✚ 为什么我不交印花税

正如文章标题所言,整个2015年,我是1分钱的印花税都没交过。

当然,别觉得我爸是李刚有特权,我只不过利用了国家的一个优惠政策——所有基金包括开放式基金、ETF、分级A、分级B、交易型货币基金,买卖都是不需要缴纳印花税的。

基金这样的间接投资工具,一直是国家鼓励的,所以印花税就有豁免的优惠。当年文件只说到封闭式,不过后来出来的品种,就都享受这个待遇了。

老读者都知道,我几乎不买个股,就是以基金投资为主——这除了信奉指数投资之外,印花税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眼下的印花税,其实已经是政府扶植扶植股市之后的极低水平了——仅针对卖出单边征收0.1%,要知道在2007年臭名昭著的5·30,印花税被提高到0.3%还是双边,也就是一买一卖0.6%就没有了,要是按照此前每周交易一次全仓进出计算,一年那就是本金的30%用来交税了——这是多可怕的事情!

从历史来看,0.3%那是疯狂牛市下的严苛水平,但此前A股长期印花税是在0.1%到0.2%的,即使是双边0.1%,一年也是10%的成本。

扪心自问,你能确保你一年肯定赚得到10%?

再扪心自问,相比我们这样交易基金不交印花税的人,你通过炒股就一定每年能比我们多赚10%?

炒股,提高确定性的收益很重要。

当然,显示是残酷的,除了类似分级折价套利、ETF和封基这样有确定性的额外收益之外,大多数收益都是不确定性的——炒股收益没法确定,你至少可以减少确定性的成本——规避印花税就是重要之选。

所以,我很自豪,用好国家政策,合法避税,在股民人均缴纳印花税好几千的2015年,我一分钱都没交——更重要的是,当许多股民交了那么多印花税还因为6月大跌全年亏损时,我不交税依然是赚钱的,大乐也。(本文首发于上海观察)

热门文章HOT NEWS